别再吃起来「像厨余」! 营养午餐全面「追溯来源」
▲为了让学生的营养午餐能吃得健康,彰化县政府编营养午餐食谱送学校。(图/彰化县政府提供)
食安问题让人忧心,尤其是低价的学校营养午餐,担心太便宜出问题,厂商只能砸钱去做,各地都传出许多厂商不愿再承接「赔钱业务」的讯息。为了改善营养午餐品质,行政院推出「4章1Q」政策,并由中央补助经费,让学生能吃得安心。
4章1Q指食品拥有吉园圃标章、CAS有机农产品标章、CAS台湾优良农产品标章、产销履历认证标章,以及可透过台湾生产溯源的QR Code追踪来源,在105学年度有6县市试办,106学年则要推行到全国、让170万学童都能享用「健康食品」。
▲未来营养午餐的农产品必须符合「4章1Q」。(图/资料照)
过去的营养午餐因为价格低廉,学生常抱怨「吃起来像厨余」,尤其是容易变黄、变软的青菜,若厂商为了省钱提供「黄昏菜」,真的有种吃「回收」的感觉;为了让学生吃得更健康,除了由行政院筹备经费之外,各地县市政府也会协助营养午餐的厂商整合采购、烹饪等流程,同时也会对违规午餐祭出更严格的罚则;像过去如果检测出农药,会记3~8点,每点罚1000元,未来将改成罚10~20点,每点罚2000元,记满20点学校就可以向厂商解约。
至于食品来源,农委会也强调会确保供应足够,除了协助4章1Q产品资讯与「校园食材登录系统」连接,也会辅导现有食品供应商升级,团膳厂商则协助取得优良产品、或追踪原先使用的食品来源,建立完善网络;另外,各批发市场同时设立溯源蔬果专区,提供采买单位现货或预约采购,并辅导农民团体组成供应平台,以确保供货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