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外食、没遗传却罹大肠癌! 男2次检查:我不可能得啊
▲男在连续2次粪便潜血检查都呈阳性后,做大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癌。(图/光田综合医院提供,下同)
外食、遗传及生活习惯不佳是现代人罹患大肠癌的危险因子,然而台中一名62岁的李姓男子生活规律无不良习惯、无家族遗传,甚至不外食,餐餐由妻子下厨,从没想过自己会罹癌,直至上个月连做2次粪便潜血检查都呈阳性,就医做大肠镜竟被确诊为大肠癌。
光田综合医院大甲院区大肠直肠外科主任吴乔森表示,李姓患者就医时安排无痛大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有约2公分大的肿瘤,病理检查发现癌细胞尚局限在大肠黏膜下层未出现淋巴腺转移的情况,确诊为第1期大肠癌,经医师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治疗,住院一周后即复原出院,不需化疗。
▼医师切除李姓患者的肿瘤并做淋巴结治疗。
李先生表示,自己于公营企业上班,家就在办公室旁,生活朝九晚五非常规律又不熬夜;多数同事午餐吃便当,自己都返家用餐,几乎不外食,家里也无大肠癌病史。他说:「你看我做2次粪便潜血检查才看医生,我觉得我不可能得大肠癌呀!」直到上个月员工健检发现粪便潜血筛检呈阳性反应,本不以为意,恰巧同一个月内,又接获卫生局通知健保补助可施作2年1次的粪便潜血检查,不料结果又呈阳性反应,在卫生局人员多次打电话催促回诊检查,才惊讶自己真的罹癌。
吴医师指出,大肠直肠癌最让人担忧即为早期并无症状,必须仰赖检查才得以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在长期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或粪便变细,甚至血便导致贫血等症状严重,就诊且确诊为大肠癌时,临床统计第4期占25%,2、3期则占60~70%,第1期仅有15%。
吴医师也建议,40岁以上民众每3年就要做一次大肠镜检查,尤其长期患有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粪便变细,或有便意却没有便的感觉,家族有大肠癌病史等高风险群,即早发现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生。他也提醒,尾牙年节聚餐多别忘了多吃蔬果;另外现今环境污染频传,食安问题可能让肠胃道肿瘤风险增加,定期进行大肠癌检查才是预防大肠癌最好的方法。
▼医师建议,40岁以上民众每3年要做一次大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