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要看时机 营养师揭5秘诀:吃错影响血糖
营养师分享5个吃水果的好时机,其中饭前应选择纤维多、热量低的水果,避免正餐吃下过多的食物量。(示意图/达志影像)
台湾一年四季都能生产丰富多样的水果,素有「水果王国」的美誉,不过吃水果也要看时机,营养师宋明桦分享5大秘诀,并提醒过甜的水果不建议一次吃太多,容易对血糖有直接影响。
宋明桦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天气渐渐转热,许多人的胃口随着气温上升而下降,并且会将水果当作正餐果腹,但其实有些水果的热量十分惊人,若有体重控制需求的人要格外注意。此外,有人认为水果要正餐前吃,反之有人则喜欢饭后来盘水果,宋明桦特别分享了5大吃水果的正确时机,让民众吃的健康又能轻松补足营养。
▍选择当季水果、能吃就不要用喝的
纯果汁热量不低,且常常一下子就饮用完毕,对于身体、血糖波动影响大,所以牙口功能正常就以吃为优先,若真的要喝也以蔬果汁较佳。
▍水果太甜吃半碗、微甜吃一碗
不论是否有减重需求,过甜的水果都不建议一次吃太多,水果中的糖分吸收快,对于餐后的血糖、内脏脂肪的负担都会有直接的影响。
▍饭前选择纤维多、热量低的水果
利用低热量水果占据胃部部分空间,控制正餐吃下的食物份量,如火龙果、芭乐、苹果等。
▍饭前与饭后1小时避免酸性水果
富含有果酸、有机酸的酸性水果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食道逆流、加重胃溃疡的不舒服,例如葡萄柚、柑橘类、柠檬等。
▍空腹时多注意富含钾离子的水果
大量钾离子容易引起肠道细胞渗透压改变,造成人体的不适,并出现如肠绞痛、肠蠕动过快等症状,如香蕉和释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