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美台建交」狂想曲

▲总统蔡英文接见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图/总统府提供)

文/张钧凯

美台关系史上最佳——这是蔡英文政府在2020年大选前后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政治宣传,再加上台湾接受到来自北京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因此近来「美台建交」的话题又甚嚣尘上。

有热心的台湾网友身体力行」,到美国白宫请愿网站(WE the PEOPLE)发起「美台建交」的连署,得到超过10万人响应,要求美方「给个交代」。不仅如此,据台湾媒体说法,此前还有德国民间人士发起请愿,吁德国与台湾建交。这些主张乍听如天方夜谭,却吸引不少亟欲争取国际舞台台湾人注意。

尴尬又不失礼貌微笑

然而,美国在台协会(AIT)3月10日在官方脸书上传了最新一集《请问发言人》系列影片,发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亲自上阵,回答网友提问,其中一题就包括了:「美国可以跟台湾正式建立邦交关系吗?」孟雨荷强调,过去40年「维持现状」为两岸社会经济提供了和平繁荣,因此「我们认为尝试改变现状,会威胁这个稳定」。

孟雨荷的回应无疑代表了美国官方立场,她脸上带着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给台湾对「美台建交」的期待碰了软钉子。呼应AIT所订今年美台关系的主题,孟雨荷的潜台词莫过于:美国和台湾是「真朋友、真进展」(Real friends, Real progress);但要建交,不可能。

事实上,不少评论认为,台湾对「美台建交」的期待是一种「白日梦」,也有评论指向白宫请愿只是一场「集体狂欢」。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可以问,是谁让台湾奏响这首狂想曲的?

水牛伯」力主美台建交

为「美台建交」话题不断敲边鼓的,基本上有两个来源。首先来自于台湾内部,被称为「水牛伯」的立法院长游锡堃,应是执政党高层最为力主「美台建交」的政治人物。

早就大选前夕,名列民进党不分区安全名单的游锡堃,被外界看好可望坐上立院龙头宝座。他曾于2019年11月在「台湾国家永续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2020年这一战是台湾永续发展的关键战役,这场如果输了就输了,赢了台湾与民主就继续,台美建交就有机会,尤其美国最信任的就是蔡英文,如果蔡英文赢了,台美关系会更好。」

此外,民进党在获得大选胜利的当天,和游锡堃同为宜兰出身的同党立委陈欧珀亦称,时机已经相当成熟,未来四年台湾朝野应该往与美建交的方向努力。

而顺利成为立法院长的游锡堃,则两度当面向美方人士表达「美台建交」的希望。一次是2月13日,AIT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赴立院拜会,游锡堃不只感谢美方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建议应该考虑与台湾建交。不过郦英杰未给任何回应,且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现任智库「2049计划」主席的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也表示「没听过美国有此计划」。

相较于游锡堃的兴致勃勃,美方则表现得兴趣缺缺。游锡堃并未因此放弃,反而越挫越奋、再接再厉,又于3月5日接见AIT一行时,再度向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建议,美方应考虑检讨与台湾间的「正式外交关系」。而莫健则摆出美方一贯的制式答案,称现在确已看到美台关系不断强化,他会竭尽所能地推动美台关系更加紧密。

端出台北法案引人遐想

其次,则是来自于美国时不时的「示好」。最近最为突出的讯号,当属美国众议院压倒性票数、参议院以「一致同意」方式所通过的《台北法案》(TAIPEI Act),其中第五节建议美国行政部门应支持台湾强化其正式外交关系,以及与印太区域和世界其他地区国家的伙伴关系

该法案并呼吁美国行政部门,对于明显增强、强化或「升级」(upgrade)与台湾关系的国家,应考虑增加与该国的经济、安全及外交接触。反之,对于采取严重或重大行动对台湾安全或繁荣造成伤害的国家,美方应考虑「改变」(alter)与该国的经济、安全及外交接触。

这份正待川普(Donald Trump)签署生效的法案,看在台湾眼里,当然又是一项美国「友台」、「挺台」的铁证,认为美国将会出手「惩罚」那些「背叛」台湾、倒向北京的国家。

然而,这项让台湾感到雀跃的法案,无论形式或实质,都有着不该忽略的「硬伤」(重大谬误):一方面,美国自己至今都未与台湾建交,甚至AIT都明讲「改变现状」将会「威胁稳定」,那么,美国会遵循《台北法案》惩罚自己吗?

另一方面,2018年台湾面临「断交潮」危机时,美国不只召回巴拿马、多明尼加、萨尔瓦多使节,也罕见地发表声明关切,甚至公开介入维护台湾与索罗门的邦交关系,最终均「无力可回天」,挽救不了任何一段台湾对外邦谊。由此可见,美国不只在国际事务影响力大为下降,也可看出世界秩序格局正在产生的变化,并非美国以一纸法案或声明就能逆转态势。

在这个情况下,「美台建交」只是一个假议题。美国官方多次直接或间接否认了建交的可能性,可以与台湾维持朋友关系,但不可能进一步联姻。至于美国透过包括《台北法案》等多项议案对台湾释出的友好讯号,又或是3月18日外交部和AIT发表的台美防疫合作联合声明,不只是在拉拢台湾,在相当程度上更是让北京看的,要北京知道美国手中还有一张随时可出手的「台湾牌」。

期望越大梦碎失望越大

美国和民进党人士明知「美台建交」不可行,却又要让台湾社会沉浸在「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美好想像里。问题是,越是让人沉酣的梦,当醒来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时,梦碎更是令人感到残酷。

就如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震生近期的分析,他提醒从以巴和平协议与阿富汗协议的经验来看,台湾被当成筹码或是被美国卖掉,「都是有可能的」。

尽管台湾的「反中」意识形态,看似与执著于掣肘中国大陆的美国,有着共同目标,但台湾问题在中美博弈关系中绝非一场零和游戏。中美相互的利益,完全牵动着未来台湾问题的走向,因此,美国不可能为了台湾而与中方全面开战。

换个角度来说,在美国社会集体「疑中」的氛围下,国会台面上当然会表现得与台湾空前友好。但在现实考量下,台面下可能又是另一副脸孔,把台湾当作向北京喊牌的筹码,这也是为何美国参众议员不分党派全数力主通过《台北法案》的根本原因。

「美台建交」梦醒梦碎之间,还不能回避在这场博弈的另一位关键行动者——中国大陆。北京就算在疫情冲击之下,也不可能会因《台北法案》的通过,或是「美台建交」的街谈巷语,而对统一台湾有所却步和让步。

那么,压力最终是回到台湾身上的,台湾执政者究竟能否看懂美方那抹「尴尬又不失礼貌微笑」背后的涵义?还能无视当前的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格局,延续陈水扁时期邱义仁所说「台湾不抱美国大腿行吗」的路线,甚至进一步升级和美国共奏这首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