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说不出口的「国家」 课纲大战走得出政治博弈?

文/张钧凯 图/本报资料照/ETtoday新闻

因应「十二年国教」新课纲(108课纲)在2019年上路,教育部自8月中旬连续召开课审会议,其中关于社会领域的高中历史课纲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与争论。事实上,因为课纲草案将原来中国史独立成册的地位,改为「中国与东亚的交会」,中国史被放进东亚史与世界史脉络讨论,因此有「去中国化」的质疑。

由于争议之大,教育部与国家教育研究院罕见地在新课纲正式公告之前,数次发出澄清新闻稿,称「三个分域各以台湾、中国、世界为重点」以及「历史课纲是为本国之历史」,表示没有「去中国化」的疑虑。不过相关新闻稿并未详细说明历史课纲具体的审议结果与规划,再加上研修小组历史分组主持人以及几位审议委员,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又有各自说法,消息之紊乱,反而让课纲争议越烧越旺。

而此次针对「去中国化」的争议核心,在于中国史是否在东亚史中被消解,以及中国史在整体历史科所占的比例。但中国史存在与否,或是中国史比例的多寡,真的是问题症结所在吗?

历史课纲争议 其来有自

台湾的历史教育争议已经持续了20余年之久,最早可以上溯到贯彻李登辉意志的国中《认识台湾》教科书。时任民进党主席特别助理的陈文茜,还代表民进党与反对《认识台湾》教科书的文史学者,参与了TVBS以及《新新闻周报》所举办的大辩论

此后无论是蓝绿执政,历史课纲与教科书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马英九上台后,试图回归《中华民国宪法》立场,却不敢大张旗鼓,而以「微调」的名义修改课纲,反而引发了以高中学生主体的「反课纲运动」。这场运动挟着太阳花运动的愤怒能量,也是推助蔡英文能于2016年入主总统府的不可或缺因素之一。

回顾这20多年来的中学历史教育争议,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前者俨然上纲为「国史」地位,但中国史确实不曾在台湾历史课本中消失。因此,中国史这个变数,并不能有效解释台湾「国族意识勃兴

与此同时,另一条隐藏在历史教材之中的线索不该忽视。也就是当政者透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晦涩方式,既要切断台湾与中国大陆文化、历史上的紧密连结,又要偷渡「一边一国」的独立意识,夹藏在课纲与教材的论述之中。

一边一国认同 逐步建构

在「中华民国」国民教育的历史教材中,「台湾独立」四个字当然从未堂而皇之地出现过,但类似的政治主张或图谋,则在历次修订过程中越发清晰。

李登辉所推动的《认识台湾》教科书,打破了历史朝代时序的学习门径先教台湾史再教中国史,「历史篇」的结论则直接把主权与治权均限缩在「台澎金马」,「公民篇」更是直接借引日本的「大和魂」,在课文写进「台湾魂」,以建构出「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及至陈水扁执政时期,起用杜正胜担任教育部长,历史科经历了「95暂纲」与「98课纲」两次调整,论述上采用了杜正胜倡议的「同心圆史观」。什么是「同心圆史观」?杜正胜在《一个新史观的诞生》文章中这样说:「以台湾为中心,一圈圈往外认识世界,认识历史」,「由内到外,从乡土史、台湾史、中国史、亚洲史到世界史,循序渐进」。平心而论,「同心圆史观」是符合人类生活经验的,从自己最为亲近的地方逐步向外理解。

杜正胜进一步阐释:「台湾的中国人既已经承认中共政权,不再自命为中国的正统或中国文化的主流。而在政治上,不论『台湾国』或『在台湾的中华民国』,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因此「过去那套以中国为主体的史观有可能会成为台湾的『紧箍咒』,非奋力突破不足以生存」。由此可知,「同心圆史观」的横空出世,不是学术上的突破或创见,而是配合著李扁两朝从「特殊国论」再到「一边一国论」的政治操作,从而落实到历史教科书之中,为受教者打造出新的国家认同想像。

马英九时期的历史课纲调整,也没有扭转同心圆史观,而仅仅在字句上「动手脚」,例如在慰安妇前面加上「被迫」两字,但诸如此类的「微调」,也被认为是在「洗脑」学生,而遭遇了大规模的社会批评声浪反对者所提出的理由,莫过于质疑「台湾史真是中国史的一部分吗」、「党国幽灵仍宰制台湾」,更不认同「中华文化」在课纲中被视为台湾主流文化。从这些意见中不难看出,历史课纲的论战是赤裸裸的政治博弈,蓝绿双方都在竞逐这块意识形态战场。

蔡英文上任之后不到一个月,当时的教育部长潘文忠随即签署命令,废止马英九版的微调课纲,使其还未施行就胎死腹中。此次「108课纲」从草案到审议,可以视为蔡英文政府意志的体现,先不论中国史与东亚史之间的纠葛,台湾史的部分就在「现代国家的形塑」主题之下,特别强调「台、澎、金、马如何成为一体」以及「台湾追求自治与民主的轨迹」两大项目,契合了民进党长期以来的自我认知与史观价值,历史课纲再次被推上政党对立的最前线。

中国变成外国 主体迷茫

必须注意的是,从《认识台湾》教科书到「108课纲」,中国史在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很显然的,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主体转化为客体,以及从自我转化为他者的过程。且在台湾历史教科书的语境中,「中国」根本不是中国大陆认知的范围与边界,也不是台湾现行宪法体系所定义出来的「中国」,而是与台湾没有法律政治关系的「外国」。

由于「中国史」的性质被悄然重构为「外国史」,因此具有独立倾向的台湾执政者当然对「去中国化」的骂声毫无畏惧,也不需要处心积虑地在历史课纲与教材中完全消灭中国史。在此脉络之下,新课纲为中国史穿上一件东亚史的外衣,教育部当然会理直气壮的表态:我们没有去中国化!

但值得追问的是,在不断褪去中华民国外壳,又不敢开口说出台湾共和国的窘态之下,蹑手蹑脚地抽空历史教育里的中国内涵,且持续淡化、切断两岸之间在历史与文化的连结,拒绝把台湾视为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台湾得到的是主体性的提升?还是虚无苍白的自我迷茫,反而落得「自我矮化」的结局?

台湾其实有着足够且丰富的历史资源,争取作为「中国」范畴之中的主体地位。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却又同时走在救亡图存的复兴之路上,台湾既有着反抗殖民的光荣进步传统,同时代表着另一种迥异于中国大陆的现代化经验。台湾以汉人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还融合了原住民与外来的西方、日本等多元文化,把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格局撑得更厚实。

存在于台湾历史之中的主体优势,被醉心于政治斗争以及做着独立美梦的政治人物给全然遗忘了。不可否认,历史课纲与课本都是政治的产物,是国家机器传声筒。但在这场上演了20年却难以谢幕的课纲混战中,是否该把做选择与判断的权利还给青年学生,以光明磊落、不卑不亢的态度说清楚包括了国共内战、两岸分治在内的复杂历史脉络,彻底摆脱政治博弈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