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台语电视台」圈粉背后 文化平权还是文化霸权?

文/廖士锋

备受争议的「台语电视台」(即闽南语电视台)案,最终在民进党护航下于立法院通过预算,并交由公视执行,该案年度经费达新台币4亿元。其实早在预算通过之前,闽南语台已默默运作许久,当前脸书粉丝数已翻两番,达3万余人,在政府强力推广下,其能见度已大幅提升。

「台语电视台」的法源依据为2019年1月9日公布的《国家语言发展法》,该法明定「国家语言,指台湾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语言及台湾手语」,若是面临「传承危机」的「国家语言」,则应优先推动各种保障措施(例如学龄前幼儿的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该法案的「空间定义」,由2016年民进党立委提案时的「本国」,到之后时代力量行政院提案获通过的版本而改为「台湾」,不知各省方言或以往蒙藏委员会服务的蒙藏民族是否也能以「既有传统族群」身份争取?至于民众熟悉的「国语」,则避而不谈。身为主管机关首长,屡屡站在第一线喊话维护的文化部长郑丽君可谓是《国家语言发展法》幕后的最大推手。

开台准备  紧锣密鼓

2016年政党轮替,甫由立委转任文化部长的郑丽君,即于人文及出版司下设置「国家语言发展科」,并主张制定《国家语言发展法》,积极推动「母语传播权」。2017年6月「催生台语公共电视台联盟」成立,郑丽君回应「台语是我的母语,而我除了是文化部长外,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进一步表示支持「台语电视台」,接下来只剩下修《公视法》或订定《国家语言发展法》的取舍考量。如此顺水推舟,在2018年4月立法院审议《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时,郑丽君当即表态要优先争取预算,交由公视董事会筹备。

执行此案的公视董事长陈郁秀,为已故民进党立委卢修遗孀,在民进党内辈分颇高。早在陈郁秀2003年担任文建会主委时,即着手擘画首出「台语歌剧」《福尔摩沙信简——黑须马偕》,在其后担任两厅院董事长时完成并演出,当时陈郁秀兴奋表示:「这是台湾第一部自创经典的诞生!」而负责筹备台语电视台的吕东熹,更是长年推广「语、言结合」、「语、文一致」之台语运动健将

陈郁秀、吕东熹多年来推动台语影视发展不遗余力,且能预先、长期准备。此次台语电视台案,早在2018年预算仍遭搁置期间,即先砸下新台币6,400万元拍摄开台大戏《苦力》,预计在今年7月1日开台播映。脸书运作方面,也早已开始转型。原先「公视台语新闻」粉专,一年前已聘请新人手管理,除依序更名为「公视台语台台语新闻」、「公视台语台」外,追踪人数亦由2,500人上升至截稿时的35,000人,是已成立15年客家电视台的2倍,除「台语」相关新闻外,小编贴文也多在讽刺国民党政治人物(例如韩国瑜、吴敦义等)、报导中国大陆猪瘟等事项,这种「圈粉」方式,曾遭网友质疑,违反公视应着重「公共利益」的中立性

构建民族主义的工具

台湾人口以闽南人占多数,据行政院客家委员会2017年6月委请学者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自我认定为闽南人者占69%,再加上已经被闽南人同化的其他族群(例如「福佬客」),比率当高于七成,远甚于第二大族群客家人的16.2%。操闽南语的台湾人,一般都把自己讲的语言称之为「台语」,但常遭原住民与客家人的反对,此次立法过程,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泰雅族)即认为,文化部定义使用其语言人数不到一半的闽南语为「台语」,难以说服社会大众。

众所皆知,语言是族群认同的核心元素,以《想像的共同体》作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指出,语言是构建民族主义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是从「建构角度观察民族主义的经典论述。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巴黎地区的方言,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由政府推广至全国,而成为标准「法语」。

放眼中国历史,历代也大多重视文字跟语音政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即在1913年召开「读音统一会」,通过「国音标准」以及拼注国音的「注音符号」,打造现代中国的「民族共同体意识」。1932年5月,国府正式出版以「新国音」为标准的《国音常用字汇》,取代旧的《国音字典》。北洋政府时期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亦由国民政府承继而改为「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持续推行国语政策。

确立并使用「国语」之目的,在于能让操着不同方言的族群,在共享中文汉字书写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汉字口语媒介沟通,进而推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政治上,也对「外国」形成一种最基本的「我者」与「他者」的分别,有助于弭平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凝聚国民的忠诚与鼓励履行包含纳税在内的义务。

从「文化平权」到「同化效应

福建来台的闽南人占台湾组成的多数,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身为多数族群以及闽南语在台湾的应用广泛,使闽南语并未面临原住民语及客家语的濒危境地,尤其相较客家话与原住民语常需借用国语表达,闽南语词汇较能够跟得上现代社会的创新,且许多年轻闽南人至今仍以闽南语作为家庭沟通语言。即使如此,仍有许多支持闽南语人士迫切觉得闽南语已「濒危」,需要「被保护」、以贯彻「文化平权」,甚至创造出一套夹杂罗马拼音与汉字、老一辈人可能根本看不懂的闽南语书写系统,宣称要扫除「台语文盲」。

对照当前民进党政府力推的「文化平权」与「国家语言」政策,无疑是想要「解放」既有的国语思维。然而,从前即使有「国语」作为台湾各族群通用语言,仍无法免于其他族群在语言上被闽南语同化的情况;如今政府挹注资金、并推广「台语」会话及书写,未来再加上教育部「沉浸式教学」(Immersion Programs)的配套,很难让人不担忧,会不会有助于台独民族主义推行语言与民族的一致性,进而对台湾其他族群造成更深的同化效应?毕竟顶着「台语」之名,使得闽南语在政治话语上具有的正当性,远大于台湾的其他语言。

消弭冲突的保护膜又被揭开

清代台湾移民大多是来自福建、广东二省的中低下阶层,少有人能解汉字及北京朝廷中央的语音,来台之后又为了争抢地盘,时常发生「闽粤械斗」,死伤无数,损失难以衡量。直到日本殖民台湾时期,强力镇压并且推行「国语」(日语)政策,方减缓台湾的闽粤族群冲突。抗战胜利、台湾回归国民政府后,也由政府成立「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推行国语,闽粤械斗再不复见,且通婚日繁,大规模族群冲突已百余年未发生。

语言是相当生活化的载体,如今政府不断对「国语」进行解构工程,已经把消弭冲突的保护膜给揭开了;而多数语言对少数语言本就具有优势,如果又得到官方刻意扶持与推广,则语言与政治的结合,加乘效应或将再度挑起台湾族群政治的敏感神经。这是执政者在推广文化平权理念时,应该慎重拿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