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从关键科技布局看中美贸易战的可能演变

工商社论

中美贸易谈判在去年底前传出好消息,及时解除了美国总统川普原预告将在去年耶诞节之前对中国祭出第四波加税的最后通牒。由于第四波加税清单以消费性电子产品为主,因此,在两国宣布达成协议之前,不仅美国本土品牌业者备感焦虑,全球通讯业者也都绷紧神经,唯恐情势失控。然而,中美两国在加税大限前及时拆解冲突引信,且预计于本月内双方将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这期间,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很淡定。

资本市场对中美谈判捷报的冷静以对,背后可能体现了三个关键因素:第一,投资人对谈判结果反复已习以为常,认为以确切成果衡量效益才是王道,不再闻风起舞。其次,市场研判中美高层明白此次谈判所牵动的政经后果甚大,双方皆有取得阶段成果的需要。对中国而言,历经19个月的对峙,国内经济已出现明显的紧缩讯号,当务之急,是避免冲突扩大,以争取更多谈判时间。对美国而言,2020年是川普竞选连任的关键时刻,在众院弹劾通过丑闻缠身之际,如无法从贸易战得分,将不利为其选情加分。尤有甚者,贸易战开打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已出现大幅下滑,2019年前三季,美国30多州对中国出口呈现双位数衰退,若第四波加税如期上路,恐将加深国内消费者对政府的怨怼,对选情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即便外界戏称中美仅达成迷你版协议,但对两国而言,或许已是次佳的赛局均衡。

第三,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中美角力即将步入深水区,进入短兵相接的科技热战。虽然两国皆表示第一阶段谈判成果将处理扩大贸易、金融服务与汇率等议题,且对保护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和争端(执行)机制也有一定的共识,但外界更关心的是:美国国内现已普遍将中国视为影响美国能否持续主导全球科技发展的最大假想敌,贸易战只是美国的首波攻势,未来双方在科技场域的较劲,将成为影响未来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全球5G通讯已陆续进入商转阶段,中美两国在5G通信技术发展亦积极角力。此外,两国在两大前瞻科技:人工智慧(AI)和量子电脑,也已开始展开竞争。2014年起,全球AI专利申请数每年已超过1万件,全球AI前20大专利权人中,美国和中国共占15家,且以美国占领先优势。全球AI专利拥有者以IBM、微软、GOOGLE排名前三,第四和第五名为中国国家电网和中国科学院,而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亦名列全球前20大AI专利权人;三家企业近年在汽车、智慧家庭、机器人、教育、安防、基础元件等领域扩大布局,对美国发展AI造成压力。去年10月,美国即以侵犯新疆少数民族人权为由,对阿里巴巴所领投的中国独角兽商汤科技」,以及其他中国AI企业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在量子电脑方面美国政府自2000年起将量子电脑列为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中国国务院也从2006年起将量子运算技术纳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由于量子电脑与运算技术未来可应用在医学、材料、云端资安、人工智慧、金融等领域,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关键技术。虽然全球量子科技尚属起步阶段,但已可见到各国在学术研究和专利申请上的积极布局,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全球量子运算论文前两大发表国;在专利申请数方面,目前全球量子科技专利申请数每年约500件,但美国在前20大专利权人中占有八席(IBM最多,排名第二),中国则占有四席(阿里巴巴最高,排名第十),由此可见两国竞争之激烈。

综观当前美国对中国采取的科技围堵有五大策略:出口管制、禁止采购、投资审查、人员限制及联合抵制。美国现已将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华为及旗下超过百家子公司。此外,透过《国防授权法案》,禁止政府机构或与美国官方合作单位使用有国安疑虑的中国设备与技术。在投资审查方面,推动《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扩大外国投资审查的技术范畴(多项与「中国制造2025」有关)。同时,为避免技术外流,限制中国公民和华裔科学家在美国从事敏感科技研究,已有多名参与中国千人计划的科学家遭到调查或停职。最后,以游说方式建请友邦审慎评估与中国厂商合作的国安风险。面对美国的连环出招,中国虽无同等反制能耐,但也采取若干措施尝试反击:去年华为针对《国防授权法案》禁止使用华为设备,以及禁止华为参与美国政府补贴的专案向美国政府提起诉讼。此外,中国政府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旨在针对向中国厂商断货的外国企业,采取法律与行政制裁。

中美贸易战火稍歇,投资人或可稍事喘息,但台湾做为中美科技产业的关键伙伴,势难避免在两国角力中遭受波及,政府与业者要抓紧时机,尽早预拟因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