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审制到国民参与 8年半三度改版

司法院长许宗力(张铠乙摄)

参审陪审案件审理流程比较

司法院长许宗力宣示2023年元旦施行国民参与审判制度,但从前任院长赖浩敏最初推出观审制,后来两种版本的参审制到现在国民法官制,经历8年半风风雨雨,迄今虽未与司改团体达成共识,但法案今(20)日起将在立法院逐条审查

2012年1月11日司法节,司法院公布「人民观审试行条例草案,最重本刑死刑、无期徒刑罪名适用观审制,这是国民参与审判最初的版本,因观审员意见不能拘束法官,若法官见解与观审员多数意见不一致,法官仅需向观审员说明,本质上仍由法官主导,遭外界批评审观审制是「只观不审」。

「观审条例」草案送立法院后搁置2年半,2014年7月14日时任司法院长赖浩敏在「人民参与审判国际研讨会」中,将「观审」改名「参审」,希望扭转形象,但因实质内容不变,被质疑换汤不换药

2016年政权移转,蔡英文总统力推司法改革,时任司法院秘书长太郎在司改国是会议宣布将改变台湾审判制度,让人民确实拥有审判权。外界解读,新政府将舍观审制,在英美陪审制日本参审制中择一。

不过,司改国是会议运作近1年,对采行何种制度悬而未决,最后在司法院长许宗力主导下推出「国民法官制」,由6名国民法官与3名职业法官组成合议庭,共同决定有罪与否及量刑预计2023年元旦施行。

司法院声称,「国民法官制」融合参审、陪审两制优点,47场模拟法庭现场调查结果也显示是民意所向,但力挺陪审制的民间司改会等团体仍无法接受,近期更主张参审、陪审并行,法案预计20日起连审三天,如果顺利完成立法,将是司法制度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