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台湾不应以国家认同来猎巫(萧衡钟)

行政院长苏贞昌于2月19日要求教育部及所辖体育署要调查该名选手参加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不当言行并进行适当处分,总统府方面也表示支持苏贞昌的决定,似有秋后算帐之感。(资料照/范扬光摄)

从今年北京冬奥会前夕、直到闭幕后的这段期间,某位台湾参赛选手于其个人社群网页及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引发的个人言行争议,在北京冬奥结束后仍然持续发酵与扩大,就算该名选手已在2月20日暂时关闭了个人脸书,Instagram虽未关闭但也没更新了,但还是让不同政党、网路社群与媒体舆论彼此攻讦。

显然地,尽管北京冬奥落幕了,但台湾内部于政治社会的认同分歧仍未终结,更何况,该名选手于赛期前后的相关言行,似乎与「有损国家荣誉」的罪名还有一大段差距,台湾的「民主转型」是成功了,但要想达到「民主巩固」恐怕还有长路要走。

不宜以认同分歧猎巫

虽然该名选手回应,其个人言行并无其他含义,便如同一般运动员在交换礼物后穿上身、贴到个人社群网页做为留念的自然举动,而该名选手于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在北京参加冬奥会就像在主场作战一样」言语,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不会对赛场与生活环境感到陌生」的意思,并强调是代表中华台北(台湾于国际奥会的现行名称)出赛的,但台湾官方仍旧表示要对此「开铡」。

行政院长苏贞昌于2月19日要求教育部及所辖体育署要调查该名选手参加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不当言行并进行适当处分,总统府方面也表示支持苏贞昌的决定,府院皆称代表队成员除追求个人竞赛成绩外,对外更是代表国家,应谨言慎行、不应有损及国家荣誉的争议言行,似乎给了人一种「有得奖牌没事、没得奖牌就秋后算帐」的口实,让人观感不佳。

府院表示,教育部及所辖体育署应检讨建立考评机制与相关要求,作为日后代表队成员对外言行可供遵循的规范,此语不出还好,此话一出就显得「图穷匕见」了,真相就是台湾官方欲假「缺乏国家意识」为名,对选手进行惩处。

然而,既然说是要「检讨建立机制与要求」、作为选手日后对外言行可供遵循的规范,那么很明显的,就是目前并没有相关具体规定了。

在现行缺乏相关具体规定的前提下,府院便强硬宣称要对该名选手处罚,似乎不具有处罚上的正当性,因为没有具体法规或办法可供依循,明显抵触了民主法治中「依法行政」的基本精神;若是现在马上通过一个行政命令或修改代表队的培训奖助办法,也不能以此来对该名选手案例作处罚,因为违背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法理。

另外,要是迳行以选手于赛期前后的言行为理由,对其给予代表队除名或撤销补助等举动,那就是坐实了「秋后算帐」的报复了,台湾官方不应当如此贸然地诉诸于民粹的「猎巫」,这样一来更是有损台湾向来自豪的「亚洲民主灯塔」称号,这样的政治清算不符合各政党在台湾这个多元社会所倡导的民主价值。

且行政院发言人、政务委员罗秉成还表示,政府用民众的税金来赞助代表队成员的培训与赛事所需经费,所以选手更应背负台湾人民期待、不该做出与台湾人民期待不符的事。但罗秉成忽略的是,其实台湾人民本身在「国家认同」的统独立场与两岸未来主张上便存在明显的认同分歧与差异,府院不应假「国家认同」之名来猎巫。

「国家认同」面临十字路口

「认同」是具有自我意愿的主观条件与社会建构的客观条件,但两者并非截然二分,因为社会结构会影响自我的主观认同,而群体的主观意愿也可能定型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主观认同的来源又包含了社会建构的成分。

集体的身分或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是行动者形成共同的认知架构过程,使得行动者可以去考虑环境因素与行动的成本效益,因此,集体身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包含了建构、维系与改变(altering)的过程。

所以,「认同」不是「既定的」,而是在社会认知的行动中被赋予的,它必须靠一套「认同装置」(Identity apparatus)来操纵、维持社会关系,否则就会出现「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进而造成认同上的分歧。

我是谁?我是什么民族?我是哪一国人?这是每个人活在世上要定位或定义自己时要问的一些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身分认同,而台湾的认同分歧则是台湾人民在「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定位方面的争议来源,在不同的认同下,会有着不同的两岸关系定位。

在包括了蓝绿白等各阵营在内,不同的党派与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行动选择,会为了维持自我诠释(self- interpretation)与身分稳定,而产生「认同操作」(Identity Management),其中包含有语言符号、知识价值、社会控制等方面。

台湾社会随着民主化与多元化,认同危机与认同分歧也随之而来,其中之一的力量,企图透过「中国∕台湾」与「统独二分法」的二元对立的划分方式,重新确立台湾内部的政治认同,「台湾主体意识」的兴起与壮大也让台湾的政治民主化变得更加复杂。

两岸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固然是台湾内部族群整合(intergration)的有利因素,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长期分离,特别是在冷战时期以及当前台湾官方强调「认知作战」所传播的「反中」意识,也发挥了「脱中国」(de-China)的效果,成为台湾社会内部的现实现状。

两岸长期的分离(seperation)事实,形成了两岸关系的「现状」,使台湾民众愈来愈将自己定位在以台澎金马为范围的「国家」(state),而忽略了「中华民国」在《宪法增修条文》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都还有一个「大陆地区」的存在。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在台湾,「国家认同」问题与统独问题并无法在短期间内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才有了从「中华民国(台湾)」到「中华民国台湾」这个「四不像」特殊称法的出现,而被视为是在渐进式的落实「法理台独」,这是当前民进党与独派所面临的十字路口。

由此可见,台独意识形态的国族主义者在建构其统独论述的同时,也进而以积极的措施与手段来合法化、合理化其中心思想,通过历史文化意识、族群悲情意识、台湾主体意识的种种民粹操作,来凸显出台湾这个「我者」、与中国大陆此「他者」之间的不同,并持续透过本土化和多元化成为一种实践方式。

最后,若以两岸的「统一」来做为「国家认同」信念上的道德使命,这对于在台湾政治社会环境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是较为不能接受的,他们会反问,究竟「统一」的目的是为什么?因为对于新一代的台湾年轻人来说,过去「为统一而统一」的说法已经越来越缺乏说服力,形成了当前国民党与统派所面临的十字路口。

(作者为国立联合大学助理教授,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