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中国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的战略考量(萧衡钟)

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近期频频穿梭南海巡航,执行印太自由开放任务,中国是否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反制,背后有极为复杂的战略考量。(美国海军)

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直升机护卫舰自10月26日起,在南海西南部海域进行海上安全行动,包括飞行任务、水面和空中部队战术协调、海上加油、海上打击训练等科目,根据中国「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在11月3日的消息,美日船舰已移动至南沙群岛以北海域。

由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0月才完成了以垂直起降机 F-35B 在「出云号」直升机护卫舰成功进行起降的测试,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也规划在未来将「加贺号」比照「出云号」进行航母化改装,美日两国联手在南海地区试图「制中」的表态非常明显,对中国当局来说具有浓厚的挑衅意味,是否会导致中国使出重手、比如正式宣布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似乎好戏还在后头。

各界学者在评论美中竞争及对抗时,经常会论及双方已进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美国将中国视为危及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将其正式定义为具有安全威胁的敌人。而美国为有效遏止中国快速窜起,避免动摇到美国现有的世界霸权地位,在政治博弈的大棋盘上,不论是在科技、军事、金融及联合各盟友的印太地区地缘战略均采取积极的围堵攻势。

所以从欧巴马时期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川普及拜登政府接续提出的「印太战略」,都显示出美国当局企图重返亚洲的决心,而其主要内容包含两个重点。首先在政治方面,希望借由各项多边贸易及区域经贸优惠政策拉拢亚洲地区国家主动与其疏远,达到政治及外交上孤立中国的目的。

其次在军事方面,美国成立印太司令部,扩大海军航母战斗群编制至12个,将全球60%海军战力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战略前沿,并对盟友不断释出重大军售项目,以提升整体军事包围能力,以期在东海、台海及南海等三个解放军远程兵力突穿口加强战略部署。

当然,中国为反制美国对其相对不利的举措,也作出各方面的应对政策。首先在政治方面,大力执行「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的经贸及外交倡议,来拉拢沿线国家与其密切合作并产生贸易及建设的依存性。其次在军事方面,则积极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远程投射武器能力及防御圈相关战略战术,以期将美国势力强势拒绝在第一岛链之外。

发展至今,美中双方针锋相对的程度可说是节节升高而无止期,甚至可能在南海发生一场充满政治性的局部性有限战争。

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即同时着手规划南海及东海防空识别区,只是在2013年东海防空识别区率先颁布,而南海防空识别区目前仍然处于讨论阶段,但每隔一段时日就会被各界当作地缘政治及军事战略运用炒作的议题。

对于中国为何会针对南海防空识别区设置问题一直迟而未决,可能牵扯到更深层的技术、政治及外交形势等方面的考量。依地理幅员来看,南海范围远超过东海,划设及管理的难度及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耗费大量资源来支撑防空识别区的实际运作,故中国一直不愿意轻率宣布实施。

不过,中国海军军事学院研究员李杰于2020年6月指称,中国当局欠缺的是政治及外交形势上的时机成熟问题,而非外界解读的军事管辖能力或管理技术不足的问题。

对于中国时不时地释放出此一消息及论调,可能的用意就是基于试探性及暗示性等两方面的作用,亦可同时搜集观察外界对其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的反应及态度。如此或可达到暗示周边国家似乎即将颁布新的防空识别区的风声,并运用非官方的管道散播似有若无的讯息,让外界难以掌握中国真实的意象。

因为当中国于2013年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时即已造成美国、日本、韩国、东协及台湾的强烈抨击及抗议,若再度宣布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其所造成的地缘政治纷扰及主权争议恐将更甚当年的东海防空识别区。

因此,若中国下定决心要在南海正式颁布新的防空识别区,那就表示中国当局必须冒着面对负面国际舆论及挑起区域冲突的风险,这便涉及到了中国当局在权衡近期遭受以美国为首的全面遏制战略及各层面损益评估后,所作出的整体的战略布局。

南海对于中国而言,具有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核心利益地位,其最常运用的论述就是「中国在南海的所有建设及行为,都是基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境外势力无权置喙」,故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将能让解放军空军得以于南海地区拦查识别各国军机,逼迫其空中侦搜行为远离中国大陆沿岸,符合中国在捍卫东南沿海领土领空安全的需求。

而南海对美国而言,更是涉及到印太战略对外所主张的「航行自由」、「对外开放」层面,以及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握有长期优势等战略愿景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区域。若以现况来看,中国更早一步先发制人,提前在南海实施政治及军事战略布局,概略包含海外基地港口建设、远洋护卫海军战力、南海的岛礁岛屿化、情监侦能力及破解「麻六甲海峡困境」等相关作为形成的「珍珠炼战略(String of Pearls)」,让其具有地缘战略上的相对优势。

反观美国,其距离南海最近的日韩联盟军事基地,还有所辖关岛基地则有先天上的兵力投射及后勤支援问题,而若是大举将航母打击群推进至第一岛链及第二岛链间部署,则将更容易受到中国运用超过千枚各型陆基弹道飞弹所形成的区域拒止战略直接威胁,因为这些弹道飞弹射程介于500至5000公里之间。

因此,若未来中国再以维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由正式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势必更加提升其在南海区域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并有效展现中国在南海难以逆转的「既成事实」,进而形成在南海区域的地缘排他性。中国当局正在等待的,或许就是军事扼控能力的相对成熟,以及选择一个对自身战略态势更为有利的时机点,来对外宣布南海防空识别区的正式设立了。

(作者为国立联合大学助理教授,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