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萧衡钟》美中地缘政治考验下的美台关系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天发表首场外交政策演说,将因应中国大陆挑战列入8大优先工作。(图/路透)
在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于3月3日下午公布其任内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文件《临时战略方针》( Interim Strategic Guidance )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在当天上午发表了首次外交政策重要讲话,阐述这份《临时战略方针》当中关于美国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内容。
对于拜登在《临时战略方针》与声明中点名中国、俄罗斯为主要威权挑战,誓言对抗中国经济滥权、胁迫等行径,并称美国将应对北京的挑战,明确表态会支持台湾这个民主政体、重要的经济安全伙伴一事,布林肯又是如何看待此一议题,让人关注。
在长近三十分钟的演说中,布林肯一口气列出了八大优先工作事项,包括对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强化全球卫生安全、改善经济危机建立更稳定且具包容性全球经济、让民主重新复苏、建立人道且有效的移民制度、重振与伙伴盟友关系、处理气候危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确保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等。布林肯主张美国应投资国内劳工、企业与科技,坚持公平竞争,如此一来便能超越任何国家。
在这八大当务之急的其中之一,从捍卫民主到恢复经济,从拉拢盟友再到对中国的关系,布林肯所列的最后一项优先工作事项是要因应他口中所称的「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考验」,也就是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唯一被他列入优先工作的特定国家,显示美中关系是其任内最主要的对外焦点。布林肯对于美中关系的态度,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角色定位,在在都与拜登于《临时战略方针》中的表述相互呼应。
首先,布林肯认为,包括俄罗斯、伊朗及北韩在内,许多国家对美国构成严重挑战,而美国也有很多必须处理的严重危机,例如叶门、衣索比亚与缅甸危机等,但「中国带来的挑战不同」,仅有中国有撼动现行国际体系的经济、外交、军事与科技实力,因此中国是唯一具有足够实力严重挑战由美国所形塑的全球制度能力的国家,包含挑战让世界可以照美国所希望方式运转、符合美国人民利益且反映美国价值的所有规则、价值与国际关系在内,明确定位了中国对于美国的挑战角色。
其次,布林肯表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该竞争时就竞争、该合作时就合作、该对抗时就对抗,拜登政府将致力让美国从一个强大位置来与中国交往,必须在重要的价值议题上,例如新疆人权遭侵犯或香港民主遭践踏时,要为捍卫美国所信奉的价值挺身而出,「因为要是我们不这么做,中国会更肆无忌惮」,因此在美中关系上不论双方是竞争、合作还是敌对的状态,美国都必须从强而有力的立场来应对中国,但同时美国也将在符合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
再者,布林肯指出,在美国必须从强而有力的立场去应对中国挑战的问题上,需要依靠美国与伙伴盟友之间的合作,而非贬低或批评这些伙伴盟友,因为集结众人的力量会让北京更难以忽视。故美国应进行外交工作并参与国际组织,因为美国若退出,其位置缺口就会被中国所填补。究其意涵,显示的似乎就是国际领导权只能归于美国,而美国的国际话语权不容挑战等传统美式霸权思维,完全漠视了当今盛行的「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概念。
最后,除了美中关系的议题外,布林肯还在演讲中着重提到了「加强民主的必要性」。他认为,在经历了今年年初发生的国会大厦骚乱后,美国必须「以身作则」以修复国内民主,他认为「巩固我们的民主是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在表态重建美国民主的同时,他还强调在推广民主体制的方式上,美国将不再通过代价高昂的军事手段推翻别国政权,因为美国在过去尝试的这些策略不仅没有起作用,还会把传播「美国民主」的名声给搞臭。
尽管此次为布林肯就任国务卿后发表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说,但其大部分内容都与布林肯过去的表态有延续性,例如今年1月布林肯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上,便肯定了他的前任对于中国所采取的「较多强硬」的路线,1月27日,布林肯在确认国务卿提名后即表态「美中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到了2月4日,就任半个月后的拜登也发表了任内首场外交政策演说,拜登便将中国称作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
而在2月8日,布林肯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又再次提出美国「要用实力与中国交往」的态度,认为无论是对立、竞争还是合作的关系,都是为了美国的共同利益而存在的,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美国必须联合自己的盟友,因为这是美国优势的来源。加上这次布林肯上任后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说,布林肯的讲话凸显了,美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把关注焦点从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转移到了大国竞争的参与之上。
总的来说,布林肯的讲话显示在「抗衡中国崛起」的基调下,美国不再会是采用川普政府时期的单打独斗方式了,这种联合盟友伙伴打集体战、重夺国际话语权与领导权的策略,显示拜登政府将回归传统的美国民主与美式霸权思维,在市场、民主、和平、霸权的四手联弹下,以市场体制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的规则制定来推广美式民主,并以美式民主与美国价值观的普及来形塑在美国领导下的区域和平与稳定,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霸权稳定。
虽然拜登政府与川普政府在诸多议题上不合,但都将中国描述成美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布林肯关于中国的谈话似乎颇与川普政府时期的官员类似,这意味着「抗衡中国崛起」已不只是美国各界的普遍民意而已,在以美国国内民意的凝聚作为基础之上,美国两党就应对中国挑战所达成的共识正在日益巩固当中。不过,由于布林肯在讲话中并未提及任何对中国政策的具体细节,《纽约时报》转述了一些美国前国务院官员对此表达的不满,这些前官员们认为,要想对抗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美国需要在外交和发展上花费大量精力与财力,换言之就是「对抗中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布林肯外交政策下的美台关系延续
毫无疑问,中国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最重大的挑战,因此由各种显示迹象可以看出,在拜登与布林肯的领导下,美国新一届政府会持续延续强硬的中国政策,而在此大方向之下,美台关系就成为美国可以操作的议题之一了。既然布林肯认同川普采用的强硬「抗中」手法,那对于中国视为领土一部分的台湾,在应对中国挑战的态势前,台湾自然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了,换言之,在美中关系制约美台关系、美台关系服从于美中关系的结构内,台湾对于美国的「工具人」角色仍将延续下去。
布林肯便曾表示,美国两党对台湾有持久而长期的承诺,就是基于《台湾关系法》以及美中三公报还有「六项保证」的承诺,该承诺的一部分是确保台湾有能力抵御侵略,因此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是不分党派的承诺,拜登政府绝对会持续这个承诺、确保台湾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为了预防北京对台动武,拜登政府将尽力维护台海稳定与台湾安全,拜登政府可能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在美台军事合作及培训方面继续提出新的措施,毕竟出售台湾防御设备是一回事,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确保美台军事合作关系的牢固。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布林肯的前任蓬佩奥(Mike Pompeo)已取消美台往来限制,让美台官员往来有了突破,美国的《台湾保证法》(Taiwan Assurance Act)在国会通过后也于2020年12月27日生效,其内容规范生效后得于180天内以双边关系的价值与重要性为依据由国务卿更新,并依据美国国会意见更新美国对台交往准则,使其更深化以扩大美台关系。
对此,布林肯于今年1月出席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上便表示,他认为华府应重新检视未来如何与台湾交涉,所以他上任后将仔细研究台湾保证法,并在时效内发布更新版本 。对于布林肯将如何调整与修改新的对台交往准则,将是美中关系与美台关系的一项指标。
(作者为国立台东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