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酱油一家生吃非洲大蜗牛险灭门! 染「广东住血线虫」5死
▲非洲大蜗牛是腹足纲动物,为陆栖蜗牛,俗名「褐云玛瑙螺」、「菜螺」。日治时期因食用考量,由下条久马一教授从新加坡引进台湾。(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近日外媒报导,澳洲一名19岁猛男橄榄球员生吞活蛞蝓(slug),感染「广东住血线虫」终身瘫痪。这也让许多国人想起金兰酱油第二代钟秋桂一家人生吃「非洲大蜗牛」,结果5人也感染同样寄生虫死亡,仅剩当时人在海外的三儿子幸存,险些灭门。医师陈志金警告,千万别生食蜗牛、螺类及蛞蝓,「就连牠们爬过的蔬菜,都可能有传染的风险。」
综合外电报导,2009年,在澳洲雪梨就读大学的19岁巴拉德(Sam Ballard),由于帅气外貌与身材健美,是橄榄球队的风云人物;他有次在派对中喝醉,接受朋友提出的「大冒险」挑战,一口生吞从花园抓来的几只活蛞蝓,没多久就觉得身体不太舒服,立即被送医。
医生从巴拉德的血液中发现「广东住血线虫」(Rat Lungworm),这是非洲大蜗牛、蛞蝓体内的寄生虫,如果人类吃下肚,线虫进入体内后导致脑炎、脑膜炎,严重时甚至会昏睡及死亡。
▼蛞蝓体内有寄生虫「广东住血线虫」,若人类误食感染,严重者会致命。(图/CFP)
在医院昏迷420天的巴拉德,被诊断确认罹患嗜酸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o-encephalitis),虽之后恢复意识,但身体四肢瘫痪,无法自理生活,必须要有家人24小时全程照顾。他住院3年坐着电动轮椅回家,却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
如今已年满28岁的巴拉德仍只能透过鼻胃管灌食,还得处理不时的癫痫,生活起居全仰赖母亲24小时贴身照顾。母亲说,「以前我总觉得他所向无敌……游戏意外改变了一切。」他过去的橄榄球队队友们从他发病至今,不断在身边替他加油,甚至帮他募款筹备医药费用。
台湾32年前也发生过类似案例,金兰酱油第二代钟秋桂误信生吃非洲大蜗牛很补,在桃园区民族路别墅家中养殖;1985年6月27日,一家人生食非洲大蜗牛,感染广东住血线虫,钟秋桂夫妇、母亲钟林腰、长子钟德富都不幸丧命,次子钟德尚卧床10多年后去世,只剩当时人在海外的三儿子钟德亨幸免。
奇美医院加护病房医生陈志金在脸书发文,「不只是蛞蝓,蜗牛、福寿螺也会!不只是生吃蛞蝓、蜗牛,就连牠们爬过的蔬菜,都可能有传染的风险。」他列出3点提醒,请勿生食蜗牛、螺类和蛞蝓;别让小孩接触蜗牛、螺类和蛞蝓;以及生机饮食者一定要洗净蔬菜。
▼非洲大蜗牛在台湾很常见,尤其是下雨过后。(图/资料照/记者陈弘修摄)
根据卫福部疾病管制署资料显示,全球第一起「广东住血线虫感染症」的报告病例就发生在台湾,1945年野村(Nomura)和林(Lin)在台南县一名15岁日本男孩的脊髓液中,首先发现幼成虫(第5期幼虫)。台湾早年于屏东和高雄一代甚为流行,但近几年10年来偶有散发的病例,其中又以外籍劳工生食螺类感染最常见,而生机饮食者未将蔬果洗净,或孩童误食螺类感染事件也有发生。
疾管署指出,人类若误食少量寄生虫,可能无症状或因症状轻微而自行痊愈,若食入寄生虫数量多可能危及生命;此虫会侵入脑部、脊髓或神经根,患者多半出现脑膜炎,以急性剧烈的头痛最常见,其他症状如发烧、恶心、呕吐、颈部疼痛、僵硬等,也可能侵犯眼球造成视力受损。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非洲大蜗牛(学名Achatina fulica)是腹足纲动物,为陆栖蜗牛,俗名「褐云玛瑙螺」、「菜螺」;日治时期因食用考量,由下条久马一教授从新加坡引进台湾,但因为缺乏管理,造成外来种入侵,严重影响台湾田间生态。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