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除弊不如建设 柯P该让BOT回归法律面

文.庄孟翰教授(颜琼真整理)

Q:台北市王先生问:台北市的BOT案,因新任市长柯文哲的积极「除弊」,最近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BOT真的有这么糟吗?

A: 前些年有部红极一时的电影《海角七号》,剧中有一句:「山也BOT、海也BOT」的台词,在戏谑中,似乎也在抱怨台湾到处都有BOT案。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亦即兴建→营运移转。当初是因为政府财政困窘,没有太多预算投资公共建设,因此引进在国外盛行的BOT经验,将政府所规划的公共工程进行标售,以收取权利金或回馈的方式,交由得标的民间机构投资兴建,并且在经营一段时间(视合约而定)后,再将建物转移给政府。目前国人较熟悉,并且营运较好而又扬名国际的BOT案,首推台北101大楼;另外,高铁、交九转运站(京站)、市府转运站及高雄巨蛋等,也都是典型的BOT代表作。至于台北市长柯文哲上任后,穷追猛打的远雄大巨蛋案、松烟文创园区案、台北车站双子星案、三创资讯园区案,及美河市等5大开发案,除美河市是捷运联合开发案外,其余4个都是BOT产品。

在柯文哲追查前朝发包的这些重大开发案的过程,让外界几乎一面倒地认为所有BOT案都暗藏着一些见不得人的政商关系,成为万恶渊薮,也让BOT案似乎已被「污名化」!但BOT案真是如此吗?若由财政部推动促参司统计,从民国91年至104年,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签约案件和效益表来看,14年来总计有1,240件,约1兆409亿元的签约金额,契约期间政府减少的财政支出为9,123亿元,增加的财政收入则有6,658亿元,创造了17万6,498个就业机会

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中央官员站出来为政策辩解,而BOT案的经济效益始终没有被呈现出来,当然如系弊案被揭发也是理所当然。 在此检讨BOT案,并不是在为难任何一方,因为BOT案实非我们这些看不到合约与公文往返的人,能够凭「常识」置喙。只是,当柯市长将整个BOT案导引至弊病丛生的负面影响,并以「社会观感不佳」来为打击弊案加持,不禁要令人对过去所有BOT案的正当性捏把冷汗。因为,实务上「社会观感不佳」,未必能作为施政者衡量合约是否合法铡刀,BOT案合不合法最重要,若仅凭「社会观感」,是否有一天也必须将「国际观感」列入考虑呢?就国内经济与产业投资来说,除了需要仰赖本土企业外,还需要国际资金投资。但要吸引国际投资者来台,除了在台湾投资要能「有利可图」外,最重要的是其资金或获利也要能有「安全退场」的机制。

就像国内资金要到国外投资,会评估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所以反过来看,别人也在评估我们,而其评估的重点之一,必然也是所签订「合约(契约)」的履约,一切能不能依法而行?当年,台北捷运与马特拉公司的纠纷,即是依据「合约」进行仲裁。从远雄大巨蛋等5大开发案来说,目前市府所塑造出的氛围,是政商勾结、弊端丛生。包括远雄、鸿海及富邦等企业投资者,都被批评得一文不值,惹得远雄的赵藤雄和富邦集团董事长蔡明忠都曾对外表示,要认赔出场,请台北市政府「鉴价买回」等诸多情绪反应

对一家企业来说,评估要不要投标BOT案,一定是替全体股东的利益着想,要有利可图才会投标,绝不可能做亏本生意;政府机关在标售BOT案时,也是首重节省公帑,而且一开始还要有一笔权利金可收取。至于是一开始收取较多的权利金,往后再收取较少的营运回馈金,或是一开始较少、后面较多,都取决于BOT开发案的公共利益,以及当初的合约规划与谈判。

平心而论,既然企业和政府双方都签有合约,如果合约内容与设计有问题,还是得从合约着手,看是要选择诉讼或仲裁,政府并非无计可施。

另一方面,多数民众所期待的应是开发案的真相所在,不见得都希望以一面倒的负面诉求来「羞辱」投资者。即便未来从合约内容交互比对,厘清出其间的确隐藏弊端,仍都可透过司法途径解决,但在此之前,实不宜通通以「弊案」概括通称,而近日已见柯P改口,拿掉「弊」字。

当市政府针对大巨蛋案宣称:「要拆掉大巨蛋」时,不禁让我想起民国83年,前台北市长陈水扁竞选市长宝座期间,也曾经夸下海口表示,上台后要把捷运木栅线拆掉,但结果呢?另外,我又想起现今的大安森林公园,当初前市长黄大洲在辟建时,花草树木才刚栽植不久,每逢大雨现场便一片泥泞,加上设施尚未到位,备受民众批评。时至今日,不仅其已成广大市民日常最佳的休憩场所,更足以媲美美国大都会公园,还成为周边房价的票房保证。

以上案例,都是历任市长时的杰作,当时都曾被骂到臭头,甚至被嫌到一无是处的重大建设;如今,相信大多数的市民仍然肯定他们的努力。

在此也要建议柯市长,上任迄今半年就快过去了,一转眼4年任期很快也会过去;犹记得竞选时曾说要花8年的时间,把台北变成新加坡,我们希望他能拿出更大的魄力,提出更多的重大建设,而不要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除弊上。【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769期】【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提升理财力--理财课程资讯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