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机器人巨头抢进大陆 台厂急起直追

文/洪宝山

比较蔡英文的「五大创新研发计划」与中国「十三五规划之中国制造2025」的七大战略产业,几乎每个项目都与科技脱离不了关系,这些项目虽然各自独立,实际上多半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而蔡英文「五大创新研发计划」中的智慧机械绿能科技、生技医药更是与「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机器人、新能源及生物医药相呼应,因此我们将针对这三个项目,分三期为读者做简要的介绍。蔡英文在竞选期间的政策记者会中表示,打造中台湾为「智慧机械之都」为其「五大创新研发计划」其中一个项目,而要打造「智慧机械之都」,就要做到「机械产业智慧化」,按照记者会简报资料所示,就是「在机械中加装感测、通讯运算单元,让机械得以因应不同条件变化做出适当应变,同时让所有机械连上网路。」也就是说要建立智慧工厂,进行智慧生产

发展智慧机械关键 机器人当红

蔡英文团队规划发展「智慧机械」的原因在于:「先进国家正在进行工业4.0革命,台湾也必须提升竞争力……,台湾同样面临劳动力短缺,以及节能环保的挑战」,也就是说,台湾需要靠发展智慧机械来提升精密机械工业的产值与产能,同时透过智慧工厂来降低人力的使用,以及透过智慧生产来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工业4.0」这个名词近来非常热门,是德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一项政策,目标是要提升制造业电脑化数位化和智慧化,也有人称其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要达到工业4.0,最重要的就是机器人与物联网的结合。被外界喻为「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2025」更是直接将机器人列为七大战略产业之一,以因应其人口红利下降,及劳工工资上涨的压力。

既然机器人是发展智慧机械的关键,我们就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本期介绍的重点。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工业型及服务型两种,再细分还可以分为农业型、救灾型、探测型、医疗型等等,目前全球机器人的生产及使用是以工业型机器人为主,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统计,工业型机器人产值占整体六成,但预估到2020年,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会大于工业型机器人。

工业型机器人主要使用国家为日、美、韩、德、中五国日本在1980年代成功发展工业型机器人后带动其制造业发展,美国因而效法日本鼓励工业界使用机器人。2008年金融海啸后,韩国透过机器人的应用为3C及汽车产业开创新局,随后是德国于2013年推出「工业4.0」以及2015五年中国公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全都是以发展智慧生产为目标。

照护型、医疗型机器人需求大

以机器人的使用密度来看,2014年日、德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约在每万人三百台,韩国更是接近每万人五百台,反观中国却只有约每万人三十六台,比全球平均每万人六十六台还低。

虽然数字明显偏低,但也显示其未来的成长性(中国计划在2020年达到每万人110台),以至于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日本的FANUC、Yaskawa、瑞典的ABB以及德国的KUKA纷纷抢进中国市场。

鉴于全球人口老化快速,预期未来对照护型及医疗型机器人会有庞大需求。像是软体银行、鸿海及阿里巴巴合作的照护型机器人「Pepper」,开放申购就创下一分钟售完一千部的纪录。而日本Cyberdyne开发「HAL」,看起来像是从腰部延伸到脚掌的白色大腿骨,是一款可以帮助残疾人士、年迈老人或肌肉萎缩患者重新站起来的医疗型机器人,将会为人类带来很大的帮助。

台湾2006年才开始投入推动智慧型机器人产业,在产、官、学界合作下,台湾智慧型机器人的技术急起直追,目前有鸿海上银台达电、亚德、研华、凌华、桦汉、艾讯大厂投入机器人零组件生产及系统开发,且近年来已打进国际大厂供应链,预计在这一波机器人热潮中,台湾厂商并不会缺席

蔡英文五大创新研发计划

准总统蔡英文于竞选期间,以「全球市场未来潮流」及「台湾下个世代的需要」为目标,提出打造「绿能研发中心」、「国防产业聚落」、「生技产业聚落」、「亚洲矽谷计划」和「智慧精密机械聚落」计划。

中国十三五规划

2014年4月启动编制,2015年底公布,是中国自1953年以来推出的第13个五年规划,内容订定2016~2020年的国家发展方向。规划内容包含七大政策,其中的「中国制造2025」制定未来十年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希望透过传统制造业的全面升级转型,于2025年跻身工业强国之列。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820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