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普惠金融

文/洪宝山

当我们享受着越来越进步的金融服务时,不管是四处林立银行提款机,还是方便的网路银行,买股票手机就可以下单,对我们来说都习以为常。但可知全球有二十亿人没有银行帐户,根据世界银行调查,这些人不能享有ATM提款,不能使用网路银行转帐或是线上购物等金融服务。

Fintech兴起后,因应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让生活在不易取得信用或金融服务的族群有了新的希望。例如来自马来西亚新创MyCash,就针对没有信用卡及网路银行的移工推出应用程式,将跨国转帐、缴费、储值电信预付卡、买车票机票、线上购物等服务整合在一起,让两千七百万名来自东南亚中东地区的移工能使用线上金融服务。

这就叫做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被传统金融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微小企业等弱势族群,提供和其他客户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

微型保单也是普惠金融的一环,是为使弱势民众得以低保费获得基本保险保障,一方面避免因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而使家中经济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也鼓励保险业者善尽社会责任

我数十年来主张的就是「理财、理善、理健康」,与已成为世界潮流的普惠金融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普惠金融政策推动的相关内容来看,目标就是普罗大众的理财、理善、理健康。理财不只是有钱人要理财,没有钱的人更要理财;理财也不是只有成人要学年轻人小孩都要学。

对于中国来说,在经济发展后民众脱贫进入小康,理财需求随之而来,如何把传统为富人服务的金融业,扩大服务普罗大众,创造更多商机,也是现在数位金融时代发展的方向

总统直选的中华民国台澎金马,每次大选都会新增有资格的年轻选票,往往是决定执政权关键,推广普惠金融对于服务滑世代具有重大意义

现在由非金融业者开始进军银行业务,透过监理沙盒与数位金融结合手机金流,让行动支付成为既安全又便捷的创新金融服务。非金融业者跨足金融业,异业结合后研发出更适合时下新生代的行动数位金融服务方式,将是时势所需。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97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