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汇率战升温受惠股

日圆急贬,短期台韩采取阻升,一旦贬破百元时,央行就会放贬积极对抗,货币大战一触即发。台厂受惠股率先波动,值得短线留意。

文.陈春霖刘怡妤

日圆一个月急贬一二%,致使中国大陆尤其是台湾韩国央行面临汇率大幅升值压力,各央行极力采取阻升措施,加上台积电(2330)董事长张忠谋直指,二○○八年金融风暴期间,韩元重贬造成台厂竞争优势尽失一席话,迫使央行不仅阻升,更有可能进行激烈放贬动作,货币大战有一触即发态势。 然而短线新台币国际热钱撤守日本转进台湾前提下,将持续看升,势必牵动台股大盘走势,汇率受惠股也将冒出头。

安倍铁腕 日圆急贬逾一成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张忠谋所言确实值得省思,韩元在金融风暴期间(二○○七∼二○○九年,足足贬了七三%(见附图),而新台币仅贬○.六八%,日圆竟升值一六.三六%,不用多说,期间三个国家的经济成长率就有明显消长变化。其中,韩国二○○八年第四季经济成长年增率(GDP)为负三.三%,跌幅最轻,台湾同期则为负七.三五%。

理周投研部表示,汇兑趋势影响外销出口产业相当重要的因素,汇兑贬值对以外销为导向的企业有利,但对于进口商则有害;反之,升值对进口内需业者有利,外销产业有害。

因此,这几年各国纷纷以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景气,造成全球市场热钱横流,而市场热钱成为近年来全球汇兑快速波动的元凶,大幅增加企业汇损压力,更间接影响各国产业的市占变化。

不过,国际汇率的变动会造成资金的流窜,为避免货币眨值汇损压力,会转往相对稳定或看升的市场,这些短线资金又必须投入股市,往往能够激起一波资金行情。从表一可以看出,二○○七年金融风暴以来,新台币只要升值一%,台股表现几乎九成是上涨的,且最高月涨幅可达一五%,值得投资朋友留意。

此次日本回锅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早在上任前,即频以发言干预日圆走势,上任后,更以激进作为促使日圆短线急贬,日圆一个月内由七十九.三二九元兑一美元急贬,直逼九十元整数大关,急贬幅度高达一二%,终结日圆近五年来走贬趋势。安倍晋三强势引导日圆走贬,主要是希望借此提振低迷已久的外销产业。

台韩长线放贬对抗

日圆贬值来得急又凶,周边邻国还来不及反应,升值压力已经步步进逼,尤其同样以外销导向为主,且产业结构竞争雷同的台湾与韩国而言,无异感受压力最大。然而日圆骤贬,可从两个层面探讨,一是既是人为,会贬到多少关系未来各国央行可能采取的因应措施;另一是,到底对台厂是利多还是多空。

市场说法大致推估,安倍晋三采取不顾后果的激烈手段,预计贬值目标应是回到金融风暴前兑美元汇率一一一元标准才会停止,原因无他,百元以上的日本出口产品才有竞争力,全年GDP才有机会转正。

那么台韩甚至中国大陆央行有可能坐视不管吗?当然不会。尤其台韩与日本如前述在外销与产品结构上,彼此处于竞争地位,谁的产品在市场有价格优势,就较有机会取得订单。一旦如此,台韩央行现阶段的阻升作为会转为积极的大举放贬对抗,一场货币大战在所难免。

其次,日圆目前的贬值,确实会对台厂造成不利,尤其电子产业将受双重打击,除新台币升值的汇损外,相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与韩厂较劲,现加上日本产品同台角力

不过,有一点的确值得留意,日圆持续贬低后,给予台厂与日厂串联合并共同对抗韩厂的大好时机,观察从美光并购尔必达,等于同时并入台厂的力晶瑞晶等DRAM厂,美中日联手对抗三星,到鸿海(2317)有意并购夏普以及能率并台湾三洋等,预计这样的台日合并潮会持续进行下去。

因此综括来看,日圆大贬对台厂似有短空长多意味,投资人不妨以这个观点视之。当然最终还是回归本刊基本宗旨,从货币大战找出受惠股,如前述短空长多,那么选股策略就需以此模式挑选,短线以新台币升值受惠的内需、资产题材为主,其次,就是向日购料成本下降后的实质受惠族群

新台币升值 电子遭殃

近期新台币一度升破二十九元大关,成为压抑电子外销族群股价表现的主因,尤其先前领涨的台积电、大立光(3008)、F-TPK(3673)、鸿海等,除了台积电股价仍能攀高化解做头疑虑之外,其他个股线型表现均透露隐忧。理周投研部表示,短线上电子股易受汇损冲击造成股价回档。

此外,原先市场预期美国消费旺季可为相关电子厂带来追加订单,无奈美国遭遇最大流感疫情,间接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加上薪资所得税上升连带冲击拖累消费支出增长,高盛证券预估第一季消费支出年增率仅有一%,低于原先预估值二%。

外销电子族群第一季表现势必大受打击,但具利基的中小型股仍可望有亮丽表现,如散热模组厂超众(6230)、双鸿(3324)受惠平板电脑加装散热管,股价表现强势。

今(二○一三)年全球汇兑战争将因日本的强势干预而一触即发,富邦金控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研究部主管罗玮表示,日本企图以汇兑贬值政策,将流失的全球市场从韩厂手中抢回来,但,安倍晋三施行策略风险不低,若今年全球景气不如预期,则将造成严重副作用,导致日本内部资金因贬值与通缩结束而向外窜逃,以及日本公债乏人问津、发债成本拉高。(文未完)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647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新年红包财,理财大家来。课程活动详见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