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墙/疫情确诊破千万 全球经济呈U型复苏?

全球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目前全球确诊人数已达千万人。(图/美联社

李沃墙/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专任教授及两岸金融中心副主任,富华创投及兆丰第一创投董事、品丰投顾荣誉顾问

美国家在逐步解封后疫情反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居高不下;另亚洲的印度疫情尚在升温中,而日韩及中国大陆则出现第二波疫情。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疫情统计数据,截至台湾时间6月29日早上7时,全球累计确诊数已超过千万例,死亡人数近50万人。

其中,美国确诊病例逾251万例、死亡达12.5万,居全球之冠。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警告,约30国在解封后疫情反弹;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第二波感染潮,可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丧命。

因投资人忧心美国数州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增加而实施新的防疫限制,恐对经济复苏形成威胁,导致卖压加重。道琼工业指数于6月24及26日分别重挫710.16及730.05点。而主要国家祭出QE及大额财政纾困的后遗症将逐一浮现,恐抑制经济复苏力道

疫苗尚未问世前 疫情复燃机率

中国大陆北京在6月中爆发第二波疫情后,南韩首尔也遭相同命运且向外地扩散。全球最严重的美国,第一波疫情尚未结束,会不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 (Larry Kudlow)认为美国不会有第二波疫情,恐是安抚人心的话语。

世界卫生组织(WHO)就警告,全球新冠疫情进入新危险阶段。虽然,全球主要国家开发疫苗如火如荼,但疫苗需经漫长测试,旷日废时。再者,诚如美国科学家海瑟廷(William Haseltine)所言:「病毒在一月中旬的某个时候出现了突变,使得病毒更具传染力」。病毒一直在突变,也增加疫苗研发难度。若然,则在疫苗尚未问世之前,不能排除第二波疫情发生及对经济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

▲不少国家在疫情爆发前就已债台高筑债务危机一触即发。(图/路透

QE及巨额财政纾困 债务上升后遗症多

因应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所采取的封城及相关禁令措施,对经济冲击可谓快速且巨大。因此,各国政府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倾力推出各种激励经济措施,以期降低疫情影响。然而,大举发债撒钱刺激经济,易产生政府债务货币化的疑虑。

一方面,全球债务在过去几年以来即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各国强力纾困规模之大更是史无前例。据估计,全球主要国家的纾困金额总计已逾8兆美元,而且后续还在持续加码扩大。依据国际金融协会(IIF)在今年4月最新所公布的报告显示,去(2019)年,全球累积债务与GDP的比率达到322%的历史新高,整体规模达255兆美元。预估今年全球债务对GDP的比率恐会大幅上升至340%。

不少国家在疫情爆发前就已债台高筑,如日本债务占GDP比重高达229.5%、义大利为136.4%、美国为122.7%、法国为99.4%、英国为81.5%。在推出大规模财政纾困后,债务将大幅上升;加上企业违约不断增加,破产者二连二,债务危机恐一触即发。

各国实施量化宽松及撒钱的财政纾困政策,若后续出现报复性消费,需求及供给增加、石油价格上升;再加上美中贸易后,不少国家将供应链自中国大陆撤出回母国,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则可能会有通膨之虞。反之,若疫情对需求冲击远大于供给,经济复苏遥遥无期,则相对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与投资减少,预期通膨趋缓,甚至有通缩危机可能。

▲依目前情势判断,以U型复苏的可能性最高。(图/路透社)

贸易活动严重受阻 各机构下调成长预测

如前所述,各国因应疫情所采取的封城及边境管制等多项规定,已造成许多工厂被迫停工,甚至关厂,最终造成供应链中断,严重冲击全球贸易活动。WTO最近所公布的今年全球贸易量成长预测指出,即使在乐观情境下将衰退12.9%;若在悲观情境下,恐大幅下降31.9%。

联合国(UN)则估计将下降14.6%,与世界银行(Word Bank)预估的13.4%降幅较为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货币基金(IMF)于6月24日的最新展望报告中,再度大幅下修全球经济成长预测,由4月预估的萎缩3%降至4.9%;并警告随着各国政府大撒币对抗疫情,各国公共财政将大幅恶化。IMF也下调明年全球经济成长预测,预估将成长5.4%,低于4月预测的5.8%。

除IMF对今年全球经济成长预测下调外,世界银行(Word Bank)在6月8日的预测值为负5.2%、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6月10日的预测值为负6%、J.P. Morgan在6月15日的预测值为负4.1%、HIS Markit则预测为负6%;足见各机构对今年全球经济成长充满悲观。

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型态具高度的不确定性,各种预测包括V型、U型、W型、L型及NIKE勾型皆有。坦然言,目前第一波疫情尚未结束,第二波蠢蠢欲动。尤有进者,疫情暴露全球供应链之脆弱性,让各国更趋转向贸易保护,积极发展自主供应链。

在此情况下,将持续抑制贸易成长,也让V型复苏机率降低。依目前情势判断,以U型复苏的可能性最高,但U型型态处于底部的时间较长,无额外的高速成长来抵消损失,在震荡期将产生永久性的经济损失。只能说,复苏难、复苏难、多歧路;何时才能乘风破浪,枯木逢春,仍是问号

热门点阅》

林建甫/降不降息,央行决策超难

►李沃墙/台湾全球竞争力排名上升但有二大隐忧未除

钟文荣/我要日照权 不要「寄生上流」!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