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宇专栏-从SVB事件谈金融风险与机会

事实上,SVB的帐面数字不算差,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CET1)比率12.1%符合Basel III要求(最低4.5%,加上缓冲则要求7%),且于加州地区较大区域银行属中上。问题要回溯至疫情爆发后,联准会利率降至0.25%,市场上流动性增加,SVB存款大增,2019年尚为617.6亿美元,至2021年已膨胀至1,892亿美元。但当时SVB无法立即以贷放方式去化帐上存款,于是拿其中800亿美元购买MBS,而其中有97%的存续期间超过10年,多数是归在持有至到期(HTM)科目。

2022年联准会(Fed)大幅升息,公债殖利率走高,SVB帐上MBS价格大跌,相关部位累积了庞大未实现损失。又逢市场流动性降低,为应付存款快速流失,不得不处分HTM部位,认列产生评价损失,进而影响资本适足率。摩根大通估算,经考量未实损后SVB的CET1趋近于0%。事后看,SVB业务过于集中新创公司,Fed快速升息致其资产负债表恶化,产生资金缺口,进而遭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收管。随美国财政部、Fed、FDIC联合出手,保住SVB存户所有存款,并对符合条件存款机构提供一年期250亿美元紧急贷款计划,担保品以面额评价,初步平息挤兑风险。

不过,官方出手仅保全存户,股东及债权人未受保护,风暴并未结束。市场认为近年资产快速成长,而传统零售存款比例偏低、贷款及有价证券占存款比偏高的银行皆可能面临相似问题。例如其后亦遭收管的签名银行(NY Signature)。

随金融业身处风暴,主要银行自SVB事件发生以来CDS皆放宽,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瑞士信贷。各大银行CDS约在100,瑞信已飙至千点。3月9日瑞信推迟原定发布2022年年报,其后公布年报又自称其2021、2022年报内控方面发现重大缺陷。

瑞信的内控问题,相关文件揭露,主要是管理层并未设计并采取对于合并现金流量表分类,和呈报有效控制措施。瑞信去年便传违约疑虑,10月战略审查后即进入重整状态,长期以来的内控问题需时间整顿,而此时遇外围市场风险上升,尤其市场对全球银行业疑虑上升之际,更加放大检视瑞信状况。而财报方面,PwC已给予无保留意见,代表瑞信年报暂无其他疑虑。

获利状况不佳仍是瑞信另一问题。瑞信2022年EPS -2.55瑞郎,为2008年以来最差。惟资本适足及流动性状况尚可控,瑞信2022年Q4财报显示,平均普通股权益比率(CET1 Ratio)为14.1%,流动性覆盖率(LCR)144%,显示了银行帐上流动资产应可支应未来30日现金需求(门槛为100%)。

整体而言,瑞信事件属既有内控问题,加上SVB事件发生后市场信心脆弱,辅以大股东未能金援引发市场恐慌,主要仍属信心面影响。3月16日瑞士央行已对其提供500亿瑞郎流动性,料瑞信信用风险暂可控,后续官方可能加速引导瑞信重整。3月联准会可能仅升息1码,今年中Fed极可能将停止升息,依过去经验,公债利率大方向还是偏降,公债利率弹升之际,可视为再加码机会。

股市方面,市场仍可能对地区银行持观望态度,上半年未脱震荡格局。另SVB事件问题凸显了在利率快速上升之际,金融业帐上未实损造成的风险。台湾保险业摊销后成本(AC)项占总资产比重至少20%,而保单却没有公允市值可以衡量,这其实对保险业者是很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