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时代》不公平的「内卷」

陆年轻人近日刮起「躺平主义」旋风,在网路上引发巨大反响。图为重庆鼾友会的几位成员身穿睡衣,手上拿着睡眠相关标语牌子躺在街头。(中新社

内卷」已成为目前中国大陆网路上的热词。该词源于高校原指学生间自愿或「被自愿」的内部竞争,而这种竞争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不仅学生,教师间也存在内卷,包括在评定职称等方面。

在大陆高校,「内卷」的产生,与教师、学生中较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现象有关。多数「象牙塔」中人急功近利,甚至唯利是图,拼命争夺有限资源,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一些大学(包括北大)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现在国内各高校中,精致的与不那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近乎泛滥——不仅学生中如此,教师、行政人员中也如此。

内卷往往导致不公平竞争。在不少高校,教师评职称,除比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外,关键是比关系,包括金钱关系——在我熟悉的太原一所「双一流」大学就如此。在这样的高校,更早评上职称的,多是更有关系、更会搞腐败的教师,而非有真才实学但不会「钻营」的教师。内卷较激烈的地方,也是「内腐」较严重的地方。

教师评职称需要发论文博士生硕士生获得学位也需要发论文,于是学术期刊,尤其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成为「内卷的战场」,每日会收到大量稿件。这样的期刊用稿,文章质量并非唯一标准,甚至不是最重要标准——关系、名气等都比它重要。无关系又守规矩的作者投稿后一般只能耐心等待三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方可改投其它期刊。有一定关系的作者,投稿前后会多方找关系、托人情力求稿件能发表。

前段时间引发巨大争议的「诗人」贾浅浅,曾在〈我的父亲贾平凹〉一文中谈到:她刚上大学时写了一篇〈我爱辣椒〉,放在贾平凹书桌上。贾平凹看到后,很快给孙见喜打电话:「老孙呀,我这里有篇文章写得还行,刚好你办的刊物稿子,就给你吧。」这反映了有硬关系者如何发稿——仅一个电话解决问题。这些有硬关系者的所作所为加剧了内卷,但内卷不会阻挡他们获得种种利益

约七年前,我在太原与已评上副教授同事进晚餐。他在谈自己以前如何拿到省级课题时说,通过关系他私下找到一评审专家,并给了对方五千元。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位同事如果拿不到该省级课题,就难以达到评职称标准,因此他认为给这些钱是值得的。为拿课题给评审专家送钱,不过是大学教师内卷的表现之一。

高校内卷的结果,导致泥沙俱下,甚至出现逆淘汰现象——小人淘汰君子,没学问有关系者淘汰有学问没关系者,等等。内卷必然会产生既得利益者与利益受损者。高校中那些既得利益者,包括较早评上教授、博士生导师者,乃至获得各种人才称号者(比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领军人才等),其中相当部分应视为「社会活动家」,而非学问家。至于利益受损者,比如原任教于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李思涯,他在2016年1月打了该学院院长甘阳耳光,主要原因是甘阳拖延其职称晋升

一种较常见观点认为,内卷是竞争参与各方付出更多努力争夺有限资源,致使「收益努力比」下降。然而,这种看法有可商榷之处。在一「内卷竞局」中,参与者努力的方向很可能不一致。比如为发表论文,有些人更努力以提高论文质量,有些人则下大气力拉关系——前者属于「正常努力」,后者属于「非正常努力」。最终,致力于拉关系者,其「收益努力比」下降的幅度,小于(甚至远小于)付出更多努力提高论文质量者——后者在「内卷竞局」中常被「淘汰」,而他们多付出的努力则会成为「无用功」。

林原/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