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佩萱/负面情绪:逃避会麻痹,不如拿出感受的勇气

▲每天感受到的情绪,都在告诉你生命过得如何、对于生活需要做哪些改变。(图/达志示意图

●留佩萱/美国心理咨商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咨商教育博士候选人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希望每天只感到开心就好,还是想经历各种情绪─开心、难过、生气、焦虑?我猜很多人应该会想要选择前者,很多人都希望快乐就好,那些令人高兴以外的情绪都被称作为「负面情绪」,让人难受,所以每个人想尽办法把负面情绪推开。

在咨商室中,我有几位正在服用精神科药物个案告诉我,他们每天感受不到任何情绪。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了焦虑或忧郁,但也没有了开心、兴奋、或期待。生命中没有了情绪,他们提不起劲来做任何事情,他们觉得自己像个空壳,感受不到活着是什么感觉

的确,情绪是生命的一部分,任何一种情绪都没有好或不好,也不需要被标签为正面或负面,因为每天感受到的情绪,都在告诉你生命过得如何、对于生活需要做哪些改变。

当你每天上班时都感受到很烦闷,如果你愿意去正视烦闷的感觉,或许你会发现对于现在的工作没有热忱,进而思考要不要回学校念书、或是换工作。如果你每天回到家中伴侣相处时感受到孤独与焦虑,唯有愿意去聆听这些情绪,你才能开始思考婚姻是不是出了问题,该做哪些事情改变,或是想不想继续待在这段关系里。

情绪让我们去倾听生命中想要与不想要的东西,当你愿意去感受,才会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往哪里走。

但是,去感受需要勇气。大部分的人选择忽视情绪─刻意不去感受,像是把情绪通通推到墙后面,因为去感受情绪太痛苦了,压抑与麻痹,比较容易。

于是,许多人不去重视每天上班的烦闷、与伴侣相处时的孤独与焦虑、或是对生活的毫无热忱。但这样忽略与压抑并不会让情绪离开,只会让情绪不断堆砌在墙后,越堆越高,直到有一天撑不住了,崩塌下来。

我有一位正在就读大学的个案,从小感受到自己不被重视,因为哥哥有很多行为问题,所以父母所有的关注和照料都在哥哥身上。不仅如此,他的父亲长期花时间在工作,也让她觉得爸爸根本不关心她。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学会了戴上「完美小孩」的面具─在父母面前假装一切都很好,因为哥哥问题已经够多了,她不想再带给父母任何负担,她不想让父母觉得「我是糟糕的父母」,所以她非常努力,希望把哥哥做不到的事情都补足起来,让父母可以觉得光荣

她有许多情绪─对父母偏心哥哥很生气、对父亲只重视工作很愤怒、对失去与父母的情感连结感到很悲伤。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她学会了忽略感受,她不断告诉自己:「我不能对爸爸生气,因为他努力赚钱是为了这个家」、「我不应该对父母生气,我应该要对于我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我要知足才对!」

但这些理性的分析并没有让她比较好受,反而阻碍了她去感受。于是,这些情绪越堆越高,最后崩塌。在咨商室中,我看到许多个案长期压抑与忽视情绪,而那些没有好好被重视的悲伤、愤怒、焦虑越积越多,最后转为忧郁症、恐慌症、暴饮暴食、饮食失调、自残、暴怒行为,或是需要用药物或酒精来压抑即将要溃堤的情绪。

「感受情绪」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很多人害怕去感受,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或是不知道在情绪来临时,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

但情绪就像是浪潮,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情绪浪潮扑向你,然后去感受情绪经过身体的感觉,然后,情绪才能离开。

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孩,每次进到咨商室都充满着笑容微笑地跟我说一切都很好。但是,每一次当我邀请她去觉察身体的感受时,她就会开始啜泣,因为她感受到了压抑在胸口里的那一块很沉重的悲伤。胸口沉重、胃搅在一起、脸胀热、肩膀肌肉紧绷、心跳加速、或是觉得手脚瘫痪无力…,这些都是身体在传递讯息,告诉我们有什么感觉,但我们常常忽略去觉察身体的讯号,忘记身体也和我们一起感受。

身为一位心理治疗师,很多时候我也会想跳进「解决问题」的模式里,在咨商室中,我用我的理性脑唤起个案的理性脑。但是,当我们急着「想」,就忽略了去感受,忽略了去陪伴那些储存大脑杏仁核和身体里的情绪。

我也常常听到个案说,「但是我不应该感到生气,我怎么可以对妈妈生气?」「我不应该感到难过,我已经拥有这么多东西了。」有这些想法跑出来都是正常的,我常常把这些想法想像成身穿厚重盔甲武士,为了保护你不受痛苦,所以拿着盾牌挡在你面前,把他们心中认为的「情绪敌人」驱赶到墙后。

但是,情绪不是敌人,他们需要的是你的关注。你可以试着请这些忠心耿耿保卫你的武士给你一点空间,往旁边站一点就好,让你可以看到那面墙,让你有机会走过去,蹲下来,轻轻触摸悲伤、生气、痛苦、焦虑,让每个情绪知道,你看见他了,你会给他空间,好好陪伴他。

再怎么努力「思考」,情绪并不会离开,你需要做的,是让情绪浪潮扑向你,去感受,然后情绪才会慢慢流开。

某次在一个课程中,讲者邀请在座的人,眼睛闭着,从坐在椅子上,缓慢地站起来,过程中去感受身体站起来时,是用哪一部分的肌肉?站起来后,就这样站着,去感受站着是什么感觉?

我记得当时─站着却什么都不做─让我感到很焦虑不安。通常站起来是做任何行动的第一步,像是站起来要走去厕所,而当站起来什么都不做,好好站着,这对我是一个很陌生的感受。

我邀请你,下一次当情绪来临时,就像「好好站着」一样,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去感受情绪。先放下想要责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是想找解释或理由的想法,去静静感受,你会怎么描述身体的感觉?悲伤在哪里?愤怒是什么样子?心碎是什么感受?

当然,用健康的方式调节情绪很重要,但是我要邀请你,当下一次情绪来临时,请暂停在那里一会儿,和你的情绪待一起。

先暂时抛开理性与逻辑,不用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也先放下平常情绪一来就立刻做的事情,不要急着传简讯或是打电话给朋友诉苦。一切都先暂停一下下,去感受你的情绪,感受悲伤、生气、害怕、焦虑、受挫…,与你的情绪待在一起,一下就好。

愿意去感受,需要很大的勇气。勇气并不是「不害怕」,而是愿意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

而我邀请你去感受,因为唯有去感受,情绪才能告诉你,人生下一步要做什么决定。

●本文转载自留佩萱「ABOUT COUNSELING」部落格。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