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开间餐馆得罪人!」 牛排教父邓有癸面对负评这样做

牛排教父邓有癸。(图/记者徐文彬摄)台北米其林于4月10日公布第二届名单,一年前的此时,主厨们在舞台上享受摘星荣耀,舞台后,人潮散去,回到餐厅心境还能淡定吗?客人还能如常用餐吗?《ETtoday新闻云》大生活中心记者花了1个月时间与多位主厨访谈、聊天,原来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记者蔡玟君/台北报导

《台北米其林指南》2018年登陆台湾,回顾过去一年,许多摘星餐厅收获人气之余,其中也不乏负面评价。面对负评,牛排教父邓有癸强调:「『口碑』是经营餐厅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他的做法,是借由倾听,加上解说和引导让客人了解,有时甚至直接更换,他也直言,「故意把牛肉烧不好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没有必要开一个餐馆得罪人。」

>>>更多台北米其林秘辛在这里

▲ 教父牛排在2018获得米其林一星肯定。(图/记者徐文彬摄)

提到口碑,邓有癸指出「一块牛排的信用建立并不简单。」他说,牛排进入台湾4、50年,但他认为业者消费者之间在沟通上仍会碰到瓶颈,例如在生熟度上意见就不一致。「因为吃多了,也会出国吃,现在台湾消费者对牛排的品味可说是世界第一。」

▲老饕牛排是邓有癸的招牌。(图/记者徐文彬摄)

邓有癸举例一件让他一辈子不会忘的小故事。多年前,一位老主顾到餐厅用餐,当时因餐厅内没有这位老主顾喜爱的牛肉部位,因此他冒险使用其他同样顶级,却属于另一块牛肉部位制作餐点,但最后仍是没有受这位老主顾青睐。

▲ 教父牛排开胃菜北海道干贝玉米双重奏。(图/记者徐文彬摄)

▲教父牛排开胃菜欧洲黑松白芦笋空运来台、季节限定的餐点。(图/记者徐文彬摄)

从这件事,乃至于处理其他顾客意见时,他了解到消费者对牛排喜好程度变动性,加上牛肉部位、国家不同、熟成不同等均有太多变动性。因此餐厅一直持续倾听客人的声音,透过沟通让顾客理解,希望透过这些服务获得顾客的好评,进而建立消费者对教父牛排的喜爱。「口碑的建立非常不简单,做好口碑基础是很重要的事。」加上在建立教父牛排之初,在内部就建立一套评鉴标准,达到内部评鉴认可的牛肉,才能端上桌给客人,他认为经过这些努力,近年在牛排方面与消费者的认知比较趋于一致。

▲第二届台北米其林指南即将于4月10日登场。(图/记者李毓康摄)

邓有癸也谈及摘星后的影响时表示:「比以前更紧张。」但他认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品质维持平均水准以上才是最重要的,包括味道温度等各方面,在夺星前后都不能有落差,所以对于师傅一致性标准,还有内厨管理,都非常严格,至于面对接下来第二届《台北米其林指南》的心态,「我当然很期待能再一次摘星,但在公布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我只能说我们在期待又惊喜的等待当中,但最为优先的,还是平常不断努力与维持品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