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天价、医品受制」!医怒斥自费医材订上限…网友:政府也该订房价上限

▲限制医材自费上限消息一出,引发不少医界人员反弹。(示意图/ETtoday资料照)

记者简仲豪综合报导

为改善自费医材医院收费落差大,健保署昨(9)日正式公告,89%的医材都需因应差额上限调降价格预计8月生效。消息一出引发不少医界人员反弹,医师林静仪脸书《林静仪医师》上表示,「只要是同功能,不同厂牌都适用同一上限,那为什么这次疫情我们坚持MIT(台湾制造)的口罩防护衣,中国的也是同功能啊。」

林静仪指出,齐头平等的结果,就是新的卫材贵的药品退出台湾,国内厂商因为不符成本,所以研发新卫材新药材规划停滞,甚至只做出口不供国内使用;因为成本考量医疗机构只进低成本卫材药材,出国学新的技术回来的医师也无用武之地,到时候民众将会面临「想要花钱也用不到的窘境。」

▲医疗机构若只进低成本卫材药材,未来门诊药品品质会越来越常出包。(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专业的医疗发展必须齐头平等,缺乏专业的倒是可以自由招摇撞骗。」林静仪表示,合法的专业被当贼看,游走法律边缘的厂商倒是很自由,有些因为广告不实被食药署一罚再罚依然热卖,有的销售和推广方式主管机关都不知道或罚不到,这样的决策,只会更限制新治疗和不同品质卫材的发展可能。

林静仪也在脸书贴出去年3月时的发文,当时为平衡健保收支,选择调降药品给付,但许多原厂药品因为台湾市场不大,药品给价又低,所以逐渐退出台湾市场,有些「不能缺」的药,只好靠佛心药厂或是医学会,以专案方式拜托引进,甚至一颗药的价格不如一颗糖果,二罐点滴不如一杯珍奶的价格。

▲去年为平衡健保收支调降医材价格,一颗药的价格不如一颗糖果,二罐点滴不如一杯珍奶的价格。(图/翻摄自pixabay)

林静仪呼吁民众要审慎思考,只看CP值不求更好医疗品质的台湾,未来门诊药品品质会越来越常出包,以前用习惯的药被换成成本比较低廉的,病床越来越排不上,急诊也会壅塞到躺在大厅

不少网友在脸书上也表示支持林静仪的看法,纷纷留言表示,「健保给付齐头我可以理解,但自费为什么也要齐头。」、「不懂为什么无根据的偏方漫天喊价,有实证的医品处处受制。」、「拜托政府也订个房子车子的自费上限。」

【你可能也想看】

心脏乱跳要小心!医曝4大病因…并发胸闷、呼吸困难恐昏迷►葱油别再吃!营养师曝「烧腊店」5大超肥食物…吃多冠状动脉恐紧缩►走路快慢影响寿命研究速度快多活10年…训练师:每大10岁肌力加倍流失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