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三投资心法 你也能靠五月天暴赚
▲必应创造是全台最大演唱会制作公司之一,平均每2天就办1场。 (图/商业周刊/摄影赖建宏)
文/马自明
当你在抢演唱会票、追偶像剧,或者喜爱某部热卖国片,你知道其实可以投资它们的幕后公司,跟着风潮赚一笔吗?因为台湾的「影视股」聚落,即将成形。
8月5日,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妳》制作公司友松登录兴柜,接下来,主攻大中华市场的制作公司鑫盛也准备兴柜,还有演唱会制作公司必应创造、老牌售票公司宽宏艺术、影音后制公司百聿数码等,都有计划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兴柜。
如果将升华、华研、霹雳、影一、威驰克(VHQ-KY)与爱尔达等上柜或兴柜的公司算进来,「影视股」已多达十余家,成为如同「生技医疗股」或「精密机械股」般的产业族群。
虽然霹雳、升华上柜后,股价均跌破承销价,但霹雳股价约在百元,升华亦守住70元以上,本益比维持在20~30倍间,高本益比给券商不少信心,力推相关公司上柜。
影视股百百种,但分析其中,有三大诀窍是共通的,投资前能先掌握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影视股的营收表现,不像电子股能每月追踪,而应每季或半年检视一次。例如,升华今年6月比5月营收成长38%,但7月又比6月衰退41%,月营收起伏剧烈,但从季营收来看,其实第二季营收只比第一季衰退17%。
因为影视股卖出的「产品」,不是每件都一模一样,每一笔入帐金额并不固定,而且「10件案子8件亏,两件成功全赚回」的事经常发生,必须以中长期趋势分析公司投资价值。
第二,影视公司手上的「智慧财产权(IP)」,能否连结国外市场。IP是影视公司的灵魂,一首歌、一出剧本,或一本小说,都可以成为「IP」,幻化成电视剧、电影,甚至是手机游戏,为影视公司带来源源不绝的财富。
「影视公司要有IP才有长远投资价值,」凯基投顾协理曾繁仁指出,但如果IP只限于台湾市场,就无法「发扬光大」,必须连结到其他市场,如中国、美国或日本。
例如,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不但播映权被中国湖南卫视等电视台买下,韩国也买进翻拍权,重拍成韩剧《爱你的时间》,可见这出剧因有拓展海外市场能力,IP价值高,带动握有版权的友松,享有近20倍的高本益比。
第三,不只是IP价值,盯紧制作时程更是必要。研究影视产业证券多年的分析师指出,投资人得特别注意电视或电影制作进度,了解该戏类型、规模及演员等面向,如果认为该戏有热卖潜力,演员是一线明星,又是有丰富制作经验的剧组,该戏成功机率就高,可考虑提前买进布局。
除此之外,该戏的播出平台,若在传统电视频道外,还有其他网路平台(如爱奇艺、腾讯等),有多元且知名度高的管道散布,可预期票房或广告收益也越大,投资潜力越高。
中国传媒集团华谊兄弟从10万美元创业,挂牌后市值如今已高达新台币1,800亿元,这个数字,超过全台湾电影及影视公司广播一年的总营业额,这正是资本市场的力量,台湾影视公司已开始在市场里集结,它们将为影视产业,带来新的风貌。
【 更多报导 】
启发五月天催泪新MV的感人故事》一群疯狂科学家 让台湾在太空留名
早生30年、遇到台湾经济起飞也没用!爸爸开小黄、月赚8万只懂存钱,老来还是穷
主管:「能者多劳,这是给你机会学习」...十年后,你不会感谢他,你只会气自己
超实用》出国买鞋买衣服别说"What size do you have",这句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