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台大植物学者 跨界破解癌转移之谜

▲虽是植微系老师,但沈汤龙实验室一天到晚有学系、动物系、生命科学系等跨学系的研究生来做实验,他都敞开大门欢迎。(图/商业周刊提供/摄影杨文财)

文/颜琼玉

细胞转移了⋯⋯。」这是癌症病患医师梦魇,代表更痛苦的治疗,与死神脚步接近。但,希望出现了。

他是沈汤龙,台湾大学植物病理与微生物学教授

国际期刊肯定!预测癌转移机制,振奋医界

沈汤龙和美国团队历经3年研究,找到可能提前侦测癌细胞转移到哪里的关键。简言之,癌细胞转移前会释出一种讯息分子,包裹在奈米大小的胞外泌体中,就像一个个哨兵,率先前往下一个攻击的器官。讯息分子是一种蛋白受体,就像GPS引导哨兵到特定位置,例如乳癌细胞转移到肺脏。沈汤龙团队找到这些哨兵是谁,及它们的作用机制。

这项有别主流癌细胞随机转移理论的重大发现,登上了最新一期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振奋医学界。包括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台大医学院,都已展开下一阶段的临床试验

升等熬7年⋯⋯被行政、评鉴压成「学匠

2004年,他顶着康乃尔大学分子医学博士光环,拒绝哈佛大学等名校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到正值转型关头的台大母系,也就是植微系任教

原本以为可以发挥所长,没想到他整天都在养细菌、照顾老鼠、当监工,只为把他认为该有的实验室建立起来。回台大任教前4年,每天都是半夜12点后才回家。勤做实验,并没有让他顺利升等,熬了7年直到2011年才从助理教授升上副教授。

为了自己钟爱的癌细胞生物学,他甚至从进入台大第一年,就和生命科学系李心予和医学院李财坤两位年轻教授,建立起台大和京都大学远距细胞生物学课程,因此结识了国内妇产科权威、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谢丰舟

闭关三个月找出路⋯⋯开口就与美团队一拍即合

虽是从植物研究起家,但他一直对人有兴趣,因此在美国时投入癌细胞生物学领域。然而臣服现实体制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终于在2009年爆发,他闭关3个月,开始大量阅读国际期刊,为自己未来研究方向找出路。

这项决定,让他有机会看到康乃尔医学院大卫.莱顿团队,在2005年刊登在《自然》的一篇论文,同样在谈胞外泌体。「这跟我想做的事情好像很像。」于是,他主动出击。2010年他飞去美国参加一场有莱顿发表演讲的国际会议,并在会后找莱顿交谈,谈他对胞外泌体的一些想法,包括实验验证方法。

他回国后也着手展开实验,2011年底,他发了一封e-mail告诉莱顿,把一些研究成果告诉他,没想到莱顿立即回信邀他到实验室「坐一坐」。

他在2012年8月动身前往纽约,真正去「做一做」,但教师赴国外进修时间是一年。回台后他与团队隔海合作,让研究不中断。和他共同做实验的,还有超过10个国籍、12至16位研究菁英

然而在投稿《自然》前,沈汤龙分别在2011、2012年写了研究计划,提交国家卫生研究院国科会,希望可以争取研究经费,后者还是他已赴美参与莱顿团队之时,但都被拒绝,理由是「看不懂这是什么?」「你讲的这个东西没有太多文献支持。」

面对现实体制,沈汤龙依然改变不了什么;会不会改写癌症治疗史,还有漫漫实验长路。他唯一可以改变的是他自己,动力是忠于自我的渴望。踏出这一步,他让自己解放,便有机会展翅高飞了。

【 更多报导

工程师放无薪假、住院医生怕被告...》台湾社会病了,「考公务员」才会变成全民运动

义气」就是屁!补教名师吕捷:出事相挺的,除了家人你永远找不到那些换帖兄弟

一个台大交换生观察》为什么台湾人月领22K,欧洲人却每天只工作几小时领高薪

网坛之光谢淑薇的血泪告白:买错保单差点让我们「家破」,保险业务却买新房子

「做爱是你赚到,喊什么累?」把男生当工具人,床上公主病10大特征,妳中几个?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