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想说的话/罹患胃病的三种心理层面特征

图文提供/魅丽杂志

把加在身上的标签通通拿掉,心的节奏就容易出来。顺着心的节奏生活压力就能很轻松地转化掉。

胃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尤其在紧张的时候,我们常以「胃都缩成一团」来形容身体的知觉。黄鼎殷医师用一个鲜明的比喻,告诉我们胃在人体中扮演的角色:「从整个消化系统来讲,胃像是一个准备消化的候位区。我们摄取食物时,先经过嘴巴咀嚼,让食物变得比较小块,并分泌淀粉酶帮助消化,接着就进入到胃。它分泌的胃酸具有杀菌制菌功能,能把食物做初步的分解,软化食物,并让下面的十二指肠、小肠预作准备,可以说是一个吸收养分的预备区。」

另外,从中医来看,胃和脾互为表里,胃反映出我们对外消化吸收的表现,「传统上认为胃和脾主运化,在情绪对应上主要是『忧』和『思』,我们之前也讲过,忧就是一种结,忧和思会造成胃口不好,容易出现胃相关的毛病。」

胃的深层创伤徒劳无功的无力感

以黄医师的临床经验分析,罹患胃部疾患的人,在心理层面上可能有三种特征。「第一个,和你对周遭一切的包容度有关,所以我发现,好恶太强的人通常胃也不好;第二个是和压力有关,简单来说,压力会造成胃的痉挛,甚至造成溃疡,也会影响到自律神经运作;第三个是比较深层的创伤,可能和过去想挽救某个人事物,却徒劳无功有关。譬如说亲人突然生病,你在过程中费尽苦思要拯救他却没办法,所以产生无力感和自责,这是胃最深层的情绪衍伸出的压力。」

回想起在新加坡的经验,黄医师告诉我们一个典型故事:「我有位个案在新加坡,常常觉得胃很不舒服,尤其是一天工作快结束的时候,过去他吃了很多药,却觉得没有太大的成效,所以转而请我协助。」结果黄医师帮他做个案的时候,才发现他的胃病背后,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他在很小的时候,遇上了日本侵略新加坡的时代,当时他的父亲加入义勇军抗战,结果一直没有回来。在战役结束之后,所有幸存的家人凄惶地在战场上找了四天,翻过无数的遗体声声呼唤爸爸,却连遗物都没有找到。因此,那四天对他形成了很大的创伤,只是一直压抑在潜意识之中。」

对一个孩子来说,那是多么大的折磨。在希望爸爸魂归乡里,以及抱持最后一丝生还期待之间摆荡,许多冲突念头脑袋里打转,简直快把他逼疯。就这样,想要拯救爸爸却徒劳无功的回忆,一直卡在他的胃里,不断以疼痛的方式召唤着他。「后来,帮助他面对这段生命故事,设法把里面的情绪解开,困扰他多年的胃病也就不药而愈了。」

留点弹性空间

因此,想要根治胃病,黄医师提醒不妨针对以上三个原因,在生活上多觉察自己的习惯。「第一,可以试着扩大自己的包容度,但不是要叫你当一个滥好人,而是提醒自己,有些事情看到就好,不一定要起好恶之心。」譬如说,不要太执着茶杯一定要怎么摆,义大利面一定要怎么做,给生活多留点弹性。

「人的好恶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是脑袋的好恶,第二层是良知的好恶。我们要放下的是第一种好恶,因为那通常是没什么道理的偏见,像是有人觉得长头发女生比较娇惯,所以讨厌她们,这其实是一种个人经验的投射。」黄医师说,脑袋层次的好恶,根源来自于生存的恐惧,所以会造成很多竞争,落入比较的泥沼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90期/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