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研究「找果蝇」! 创新实验取代白老鼠

嘉药学生课堂培养的果蝇。(图/翻摄嘉药官网,下同)

记者卢映慈台北报导

生物实验中的「白老鼠」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身为被「研究透彻」的模式生物,帮助人类解开不少遗传密码,但老鼠养成困难,近年生物界已经开始推动新的「模式生物」,嘉南药理大学就率先将「果蝇」与「斑马鱼」加入生物课,用创新思维让学生从小生物中「感受生命」。

嘉药副校长王嘉骏曾与美国航太总署NASA合作,进行「太空制药」的研究,当时用斑马鱼做为模式生物,分离比一般的临床更高的真菌毒性;生科系在这样的规划基础下推动「教学创新实验」,让学生动脑捕捉果蝇,学习辨识雌雄、观察果蝇生活史,并进行遗传性状杂交的研究,同时也针对斑马鱼检视交配后的胚胎发育,从中认识生物遗传。

▲学生将斑马鱼胚胎放到培养皿观察。

生科系主任吴明娟表示,生物机制很复杂,许多研究如干细胞、再生医学基因遗传等级病,都必须透过模式生物来找答案,果蝇跟斑马鱼的优点是,生命周期短、培养成本低,实验准确度也高,相当适合用在课程当中;学生们着迷在每周4小时的观察中,透过显微镜了解胚胎与遗传的变化。邱眉琇同学表示,从观察中可以发现,雌蝇生命力优于雄蝇,每次产800颗卵,让人觉得「生命的奥妙真的值得珍惜」。

果蝇专家郭玫君老师指出,6成的人类疾病能在果蝇基因体上找到同源基因,目前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遗传疾病都可以转殖到果蝇身上探讨,最重要的是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遗传操作容易,更可以作为测试新药前导研究;专攻斑马鱼的陈玟雅老师则表示,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85%,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抗癌药物研发方面,斑马鱼有其无可取代的优势,透过大一生物课,也让学生能尽快在生物研究领域新药研发上发挥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