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林万亿:已领者也是被改革对象
1年内,年金改革一定要有结论!」面对社会各界对年金改革的期待声浪,总统当选人蔡英文无论选前、选后,均再三声明,年金改革会是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只是1年时间,真能解决年金改革这「不可能的任务」?哪些族群会受到影响?改革要怎么做,才能符合社会大众的期待?
对此,蔡英文年金政策主要幕僚、同时也是新政府内定负责长照与年金政策之政务委员、年金改革委员会副召集人兼执行长、台湾大学社工系教授林万亿接受《Smart智富》月刊专访时,信誓旦旦指出,在2017年5月20日前,新政府一定会提出年金改革修正案送交立法院,给民众一个交代!以下是本次专访的重点摘要。
《Smart智富》月刊问(以下简称「问」):新政府上任1年内提出年金改革修正案送交立院,外界认为太困难,你怎么看?
林万亿答(以下简称「答」):在2007年我推动劳保年金化时,从开委员会讨论、拟定劳工保险条例修正草案,到送交立院,是在半年内完成,所以这是可行的。只要受邀参加年金改革委员会的代表,预先做好准备,认知自己参与会议的目的与责任,在1年内完成不难。
即便(总统)还没上任,年金改革委员会的筹备早已开始。现在我正在规画议事规则,也提供建议参与代表名单供小英主席参考。最迟在520隔天,总统会对外宣布年金改革的时程、委员会组成名单、正式开会时间3件事,就能清楚向社会大众传达,政府正式启动年金改革的决心。
问:2019年军人退抚基金就要破产了,其他年金制度也岌岌可危,这样安排不会来不及?
答:来得及!只要立法院决定,总统命令公布就可以处理。最糟糕的情况,政府可先借钱给它(编按:指政府拨补军人退抚基金给付缺口),等改完再还就好了。
而破产年限,因为现在各年金试算条件采用商业保险的「完全准备制」(Fully-Funded)为精算基础,所以潜藏负债才会高达10几兆元,费率要20%、30%才能平衡。但年金制度是社会保险,像一个大水库,随时有人进来缴费、有人退出开始领年金,应该采「随收随付制」(Pay as-you-go)来精算才恰当,所以调整精算条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出来。
我认为揭露正确资讯是最重要的,只要资料正确、收集清楚,年金改革委员会很快就能进入情况,与会者也能为他们所代表族群的退休权利发声。
问:你之前说「民气可用,现在是年金改革的最好时机」,但预计怎么改?哪些族群受的影响最大?
答:改革的内容,要看将来年金改革委员会、国是会议的讨论,以及提出的修正版本!我现在讲的不见得代表未来方向。
但我个人认为,不论年金改革委员会提出什么样的改革方案,至少要符合「族群公平」、「永续经营」、「合理替代率」、「弭平世代争议」等4大指标,才能符合社会期待。
至于怎么改?我认为改革要「一视同仁」。过去大多是政府关起门来开会后,提出改革草案,被改革的一方等到修正案公布后,才知道被改了什么,这次我们要让被改革的人,进来参与会议。预计将邀请军、公、教、劳、农、国民年金等6大年金制度族群之受雇者与雇主,均需派出代表与会,另亦邀请社会保险、精算、财务等学者担任委员,委员会成员最多35人。等成员组好后,再优先把各年金制度的共同原则拿出来讨论先讨论清楚,再来调整各年金制度。
例如所得替代率与分担比率调整方向,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经验。像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所得替代率,平均在6成左右,但台湾各族群所得替代率不一,未来改革应不分族群,设定一个天花板,也就是一致性的替代率,再依其年龄、性别、收入做微调。例如90岁与50岁,所得替代率就有差别,把这些条件都列入,所得替代率才会公平。
至于分担比率,应降低政府的角色,只由雇主与受雇者来负担才公平。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取雇主6成、受雇者4成的分担配置,也有的国家像德国采雇主5成、受雇者5成,这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听说军公教现在有很多人抢退,我说这「根本没有用」,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改革,即便退休、开始领年金,仍有可能被调整,所以根本不需要抢退,这次年金改革,是不分族群、不分身分,所有的人都会被改到。
★轻松优退你心/行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