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物联网科技翻转台湾农业

▲稻田示意图。(图/视觉中国)

采访、撰文/张莉君

根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之前可能暴增至90亿以上,而食物需求将会较现在多出7成。全球气候异常,导致作物种植环境难以掌握,让粮食短缺成为世界性议题。对于以农立国岛国台湾而言,这些问题自然不能置身事外。然而,2016年农委会统计,台湾农民人口平均年龄高达62岁,如何能够不让台湾独有的know-how(专业知识)断层,长期与农民交心的清华大学电机资讯学院院长黄能富认为,物联网科技是农业发展解方

黄能富表示,现在台湾民众对于生产履历相较于过去已经熟悉许多,用手机扫一下QR Code,就可以知道这些蔬菜水果从哪里来。不过,整个生产过程中,水质、空气或是土壤有没有受到污染,从生产履历看不出来。

「现在的生产履历还是一个点,如果把物联网科技放进来,它就变成一条线。」黄能富解释,透过物联网科技,能够收集农作物成长期间的数据,连续性的监测,让生产履历更有说服力,加强外界对于农作物的信任程度。

以物联网收集数据和监控

「每一瓶葡萄酒都有故事。」试想欧美可观的葡萄酒产值背后,更令人向往的是,葡萄酒的故事,哪一年气候异常、哪一年产量特别少,手上这瓶葡萄酒是如何努力克服环境后生存下来,成为口中的美酒,这些过程让品尝的你我充满无限遐想。

如果透过物联网科技长期收集数据,台湾就有机会更快发展精致及精准农业,这些独特性及差异性,将为农民辛苦种植的成品加分,让每种作物都能够透过物联网科技「说故事」。

物联网科技能为台湾农业带来什么改变?黄能富认为,引进自动化,首先是解决台湾缺工的问题,其次是农民老化。虽然台湾农业技术令人称羡,农民种出来的作物也很好,但是一天到晚都很累,缺工跟人口老化问题让农民「做抹来啦!」(台语)。

闻名遐迩的宜兰三星葱,是黄能富成功利用物联网科技帮助农民的案例之一。葱白长、质地细致、外表挺直、肉厚又柔软,是三星葱最大的特色。不过,要能种出这样的三星葱,葱农最不想遇到的是强劲的风,折断了的三星葱,恐怕也让葱农辛苦的收入跟着腰斩。

风速过大的时候,也许是三更半夜,或者葱农无法时时刻刻待在农田旁边,透过物联网科技装置感测风速仪器,就能够自动将网子放下来,「破风网」挡住了强劲的风,保护三星葱能够细致又挺直的成长,农民不再完全「靠天吃饭」,降低风险,品质更好,产量也能更加稳定。

农业、养殖、畜牧都适用

这样的物联网科技,同样可以适用到养殖业及畜牧业。就像澎湖外海的箱网养殖,如果有油轮搁浅漏油,物联网科技能够随时进行水质检测,消除消费者对于养殖渔获是否受到油污的疑虑,对产品的信任度提高,渔获的价值自然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因素干扰,渔民可以得到适当的报酬。

同样是养殖业,要想解决台湾西南部的地层下陷问题,黄能富认为,科技一样有答案。过去渔民遇到冬天寒流,防止低温让养殖鱼翻白肚,除了半夜一直起来量水温,在水中加入温热棒,甚至抽取地下水来提高水温,是让地层下陷的主因之一。

科技能改变什么?黄能富说,寒流来袭前夕,透过太阳能板吸收的热能,加热鱼塭,提前增加水池的温度。也许还是要抽取地下水,至少抽取的量不会太多,「减少恶性循环」。物联网科技引进的自动化技术,未来有望扩增到农林渔牧等各个产业

IC产业可协助农业物联网

「自动化设备不能太贵。」黄能富指出,很多农民愿意投资温室等设备,是因为已经找到固定通路。台湾农民多属小农,看得见固定收入,才有诱因提升设备跟技术。就像他协助的三星葱农,愿意投资设备,背后其实是有鼎泰丰的长期合约支持;看得见的回收,加上不能断货的压力,给了农民投资自动化设备足够的诱因。

然而,农业想要自动化,引进物联网科技等新技术,过去只能倚靠国际大品牌,「品牌」加持的结果,高单价、一次性的大量投资,让台湾小农望之却步。黄能富认为,台湾IC产业发达,有机会把相关设备做得便宜又好用,降低农民使用物联网科技的门槛,有机会迈向精致、精准农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台湾刚起步,世界也才刚开始。」产业要能顺利发展,市场一定要打开,单靠台湾市场太小,想要到国际舞台一拚高下,黄能富建议,在世界还没有领先太多的时候,台湾政府必须扮演扶持的重要角色。就像中国大陆,让产业成长的最好方式,就是透过官方保护,让产业有机会成长。不管是鼓励,还是创造需求,政府融合资源、农民愿意投入,「一拉一放」产业会成长得更快。

此外,为了让台湾农业能够发展得更好,面对平均农民年龄已经高达62岁的现况,黄能富建议政府建立「农业达人资料库」,把农民脑海里的各种农作物know-how经由数位化技术保留下来,让台湾引以为傲的农业技术顺利传承。

「粮食不足是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只有台湾的问题。」黄能富认为,台湾最强的农业技术,过去协助世界各国的方式,是透过农耕队出征,但是派10队出去只能到10个地方,如果农业技术建立成数位化的资料库,除了可以规模化大量种植之外,透过物联网科技即时传回数据,对于台湾已经拥有不少达人宝贵know-how资料库而言,更是锦上添花。

健全产销吸引青农从农

不过,很多农民「会种不会卖」,就算物联网科技提升品质、增加产量,没有好的通路,最后如果只是随便找个批发商,以便宜的价格出售,这些投资就失去意义,回收成本更遥遥无期。从种植到销售,帮农民找好通路,农民安心种植,看得见回收价值,才可能改变整个产业型态

让青农回家,物联网科技可能也有答案。不少青农回乡务农,怀抱着梦想,贷款好几百万,最后如果「谷贱伤农」,只会让更多年轻人望之却步。要让青农回家并不容易,一旦惨赔,黄能富担心,「他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政府必须投入资源,配套跟通路一样要有,是黄能富认为能让物联网科技完整帮助农业的一条龙措施。

黄能富强调,「前面要有滩头堡。」一开始由政府率先投入资源,建立起典范后,农场就会找到更多农民,将这种成功模式扩散出去。「种子要种下去,让它慢慢发芽。」加入新技术跟有意愿参与的农民,台湾农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台湾银行家1月号双封面。(图/金融研训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