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前MIT中国区面试官林为千、蒋佩蓉夫妻:世界级大学要的是怎样的学生?

文 / 彭涟漪

如果你还以为顶尖聪明、顶尖优秀的学生,是美国名校优先选择的大一新学生,那可就想错了。

林为千蒋佩蓉MIT夫妻档,要分享他们实务上归纳出的新观点。他们两位都是台湾出生、美国小留学生背景,同样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大陆工作期间,同样为MIT担任大陆学生面试官的职务。蒋佩蓉做了十多年,最后做到中国区总面试官一职。

他们养育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同样成了父母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弟。林为千、蒋佩蓉参与美国名校招生实务多年,深刻体会到名校对学生的选择偏好,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条件,这多多少少影响到他们在家中养育孩子的观念及做法。

健全的4Q是全球化竞争中极佳的优势

林为千长时间在微软美国及大陆担任高阶主管,蒋佩蓉年轻时曾在科技公司工作,后来为兼顾家庭及教育教养责任,成为自由工作者,在婚姻、亲子和国际商务礼仪方面经营出一片天,甚至成为畅销书作家,写过包括《下一代的竞争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的教子手记》等教养书籍。

书中有个精华结论是这样的:「世界大学寻找的学生,不仅要有聪明的大脑(智商IQ),更要拥有高尚的人品(品商CQ)、较高的情商(情商EQ)和较强的抗压能力(逆商AQ),也就是新时代的4Q,」蒋佩蓉一再强调,具备健全4Q的孩子,在全球化竞争中拥有极佳的优势。

2019年的初春,林为千、蒋佩蓉来到台湾短暂停留,特地拨出时间,接受《未来Family》专访。亮丽的夫妻档端坐在书香环绕的空间,精神奕奕,谈笑风生,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着他们多年来担任MIT中国面试官的有趣经验及观察。多年后,在他们面试过数十、上百位优秀学生当中,他们记住了谁?想起哪些故事?结果也是出乎记者的预料。

多元发展、有个人特色、对知识以外事物的热情执着……,这些特质,是美国名校真正偏好的学生;往下推论,也是他们依照过去毕业校友表现,认为未来人才应有的样貌。当然,学生还是要通过知识性学习的基本门槛,但这只是门槛。

招收学生像组登山队,重视多样性

「GPA、SAT(美国大型检定考试成绩)是门槛,但有太多GPA、SAT满分的学生没有被录取。只有成绩和分数是不够的,」蒋佩蓉分享,有一年(MIT当年共录取了5位中国学生),一开始,拿了中国、世界奥数金牌的5个学生之间有3位申请了MIT,最后MIT只录取其中的一位,就是全球分数最高的那一位。「对MIT来说,有一位奥数冠军就够了,」蒋佩蓉指出。

「MIT每年招收学生,像是组一个登山队一样,重视的是每年学生的多样性,有的人可能特别幽默,有的喜欢植物,有的会动手做实验,MIT最后录取考量,是调整各类型专长学生的比例,」蒋佩蓉如此比喻。录取学生是组合一届互相匹配和懂得合作的登山队员,不是挑选1100位成绩和分数最高,一模一样的理工机器人

面试时的「a-ha moment」(啊哈时刻

林为千表示,他面试学生的时候,想的是:「这个人,进MIT学习会快乐吗?对MIT会有贡献吗?」面试时找的是「a-ha moment」(啊哈时刻);例如学生谈到他的科学实验时,就开始讲得热力四射、激情澎湃,让面试官被触动,这就是「a-ha moment」。林为千在微软担任主管多年,从实务人才表现回推,也有独特的面试原则。

林为千回忆,有个学生的「a-ha moment」是这样的:他的书面资料看来一般,面试时表现很安静,叙述时也一般,不特别突出,但当话题接到他的兄弟姊妹时,学生提到他有一位智障弟弟,他花了不少时间帮助弟弟学习,也因此在外面做志工,讲话的音调突然提高,安静的姿态也开始生动。「这位学生从一个平淡的人变成很激情的人,」让林为千印象深刻,后来给MIT写推荐信时写得特别热情。

有个人特质、有想法的学生,会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蒋佩蓉举她面试过的一位来自河南小村落的学生为例,他高中就读很一般的学校,没有留学过,但英文非常流利。蒋佩蓉跟他聊天时特别问他,英文怎么学得那么好。学生回答,学校里有个外籍教师,他会找机会每星期五等外师休息喝咖啡的时候,去找他用英文聊天。

此外,这学生会买亚马逊网路书店每个月榜上前十名的外文书来看,在学校组羽毛球队,玩机器人……。面试官马上看出来学生个性非常的积极主动。讲到这里,林为千评析:太多在明星学校的学生,生活被排得满满的,反而没有机会做一些自主特别的事情,但来自穷困偏乡的学生,没有资源,会想办法找出路,例如到自行车店要一些零件,回去自己组装机械。这样自动自主的经验,会让面试官印象深刻。

拿回自己未来的自主权

「希望18岁的学生,能够拿回未来的自主权,」林为千对一个准备进入大学就读学生的期待是:「拥有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被安排好。

《未来Family》采访主轴锁定MIT录取新生的条件,希望有助台湾父母了解美国名校对未来人才的要求。然而,蒋佩蓉在采访最后,突然迸出一句她想跟年轻人沟通的心里话:录取好的大学,不一定表示人生会成功,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上,有很多洗牌的可能,或许有些学生开窍晚,或许不是在大学期间。期许年轻人放开对名校的执着,勇敢找自己、做自己。

MIT父母带孩子过间隔

林为千、蒋佩蓉一家,可说是浸润在MIT强调学生多样性的文化中,夫妻俩没有强力鞭策孩子学习,倒是强力带着孩子到处奔波、体验人生。

在2003年,林家全家搬到北京定居,林为千曾任微软创投大中华区负责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运营总监,工作繁忙可想而知。然而,在2013年,林家决定在老二高中毕业去美国读大学的时候,辞掉工作,夫妻俩带着小学刚毕业的老三过了一个间隔年(gap year),他们一起走过整个北美、欧洲、还有中东。之后回到美国西雅图定居。

蒋佩蓉发现,孩子经历间隔年的陶冶后,眼界打开了,EQ提升了,对多元文化有更多了解,花一学期的时间不到学校上课,一点也不浪费。

林家的大儿子去麻省理工报到之前,也过了一个间隔年。在这一年里,他创作出版了一张摇滚乐专辑、一本小说,兼职做家教,赚了5万多人民币,还去欧洲旅游一阵子。

「希望孩子对世界是感兴趣的,了解社会的需求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林为千认为,陪伴孩子成长,要顺着他们的性子。孩子学下棋、积木,他会陪着一起玩;孩子喜欢火车,就一起看卡通,了解火车是怎么运行的,也会到处寻找火车博物馆、火车模型店、火车俱乐部等各种有关火车的活动和场所参观。

这一对理工背景的夫妻档,教育教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兼具很感性的做法,符合了MIT选择学生的要求:多元、自我特色、自主。

※延伸阅读:

1.食育达人分享2〉教育博士陈美龄:4个方法,教孩子健康的饮食

2.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乏攻击;最重要的不是别人,而是你和孩子,只要你和孩子快乐

3.孩子的「嫌弃病」是大人娇惯出来的,父母可以不要孩子的回报,但必须要教会孩子懂得惜福和感恩

4.想教孩子管理情绪,却只跟他说「不要哭!别生气!别难过!」?正确的情绪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5.父母要以身作则,6岁以前一定要培养孩子「聆听别人说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