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五二○后形势沙盘推演

近来中共对台政策运作模式转向,摆明两岸要交流合作就到大陆去做!面对这个难缠局面民进党新政府一定要提出有效对策,来力挽狂澜。

【文/李孟洲

民进党新政府五二○上台后,无论两岸官方如何摩擦碰撞,两岸经贸都会持续运行,不致停摆,只是经贸往来导向会逐渐朝大陆倾斜,也就是倾向以大陆为主场,相对冷落台湾,而使台湾失去两岸红利。这个难缠局面,新政府务必及早应对。

事实上,今年一月十六日民进党赢得大选后,台湾厂商就普遍感受到,两岸贸易业务领域寒流来袭,主要是指,台湾商品销陆生意比以往更难做。因而我方财政部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首四月,台湾对大陆出口只有三二三.五亿美元,竟比去年同期大减五○.七亿美元,或一三.六%之巨,实在倒退得很厉害;其中出口金额的减量,接近陆客一年在台消费总额,令人怵目惊心。

两岸新的政治矛盾

而今年首四月台湾整体出口金额仅年减一○.七%。相较之下,可见这期间台湾对陆出口表现,是比台湾整体出口还要疲软。由此看来,大陆进口厂商对待台湾产品,已经兴趣缺缺。个中原因,诚然和大陆整体经济下行有关,但两岸双方新发生的政治矛盾,也脱不了干系。无论如何,台湾产品在大陆进口市场的地位,已有「边缘化」之虞虑。

可是,台商赴大陆投资,却是热度不减。根据我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统计,今年第一季,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台商赴陆投资数量,虽然家数(六○家)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八.九二%,但金额(二五.四四亿美元)却年增了九.三六%,显示今年大选后,台湾资金仍在大量西进。看来今年全年台商赴陆投资金额,仍将达到百亿美元之谱。去年投资金额是一○四亿美元。

上述贸易和投资两组数据,已充分反映出两岸经贸「向大陆倾斜」的态势。说白了,现在大陆只会吸收台商投资,却不爱买台湾商品;连西进台商,也少用台湾生产的物料机件了。这么一来,台湾在两岸经贸舞台上,将沦为配角,而无法和陆方演「对手戏」了。

这样的态势,并未反映在近来中共对台系列政策文件中。人们读了这些文件,会以为台湾执政党再轮替后,两岸双向经贸活动都会和以往一样热络

譬如,此次台湾大选后刚过半个月,中共即召开「二○一六年对台工作会议」,决定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两岸产业、金融及中小企业、农渔业合作;加强台商权益保护、协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等。这些表述,会让人以为,中共对两岸经贸持续发展是「旧情绵绵」,不会受到民进党即将执政之冲击

更会让人误判形势的,是今年三月经大陆全国人大及政协「两会」,所审查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其中的两岸关系专章,洋洋洒洒,计有两大重点,一是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二是加强两岸人文社会交流。

第一重点说到,要推动两岸贸易投资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扩大对台湾服务业开放;加强两岸在农渔业、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领域合作等。第二重点,则强调要为台湾居民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及加强两岸基层青少年交流等。

这些政策方针,在大选后新形势下,颇能持续争取台湾民心,也可帮助国民党把青年选票拉回来,却不一定要为两岸双向交流活动「保温」。可是,一般人乍看这些文字表述,会直觉它和中共以往的讲法,并无明显差异。(全文未完)

全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1883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