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移向下沉 学甲虱目鱼契作若成功将改变南台认同

政治中心/台北报导

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教授丁仁方在《中国评论月刊撰文表示,虱目鱼是两岸签订ECFA早收清单项目之一,又是少数农渔产品及所谓「三中」(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项目,成效如何可以作为检视大陆推动「向南移、向下沉」政策的重要观察指标,所以虱目鱼契作模式如果可以成功,有可能牵动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的认同倾向。

丁仁方在专文南台湾与中国大陆交流深化刍议之—:台南学甲虱目鱼契作经验的参照》中先介绍契作背景,指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在ECFA签定之后,于2010年8月间两度赴学甲与虱目鱼养殖渔户座谈,经过协调后,促成由上海水产公司代表学甲养殖渔户的台南学甲食品公司达成协议先行试办一年契作,上海水产公司以每台斤高于成本价新台币10元的45元保证收购价格,开放100户养殖渔户,每户至少收购1万台斤,收购上限3万台斤,超出部分最多以市价多收购10%,上海水产公司并预付参与契作养殖户每台斤新台币10元订金。2011年3月间,台南学甲食品公司于与100户养殖渔户先后签订契约,养殖户收到订金后开始进行契作养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丁仁方表示,不同于其他由中国大陆各省领导赴台进行的大规模贸易采购,学甲虱目鱼契作是由中国大陆国台办所直接主导规划的经济交易,其成效如何可以作为检视中国大陆推动「向南移、向下沉」政策的重要观察指标。

文中指出,学甲契作模式可以归属成一种相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协调市场经济」,不过企业经营都有利润考虑,上海水产公司初期可配合国台办政策以契作方式购进虱目鱼,但长期一定要照市场行销逻辑让台湾虱目鱼被大陆市场所接受,有一定的获利才有可能继续进行契作采购,所以虱目鱼契作最终成功的关键应该在于产品的行销,而不在于《商业周刊》所强调的「银弹攻势,长远来看,市场经济的逻辑将更胜于政治的逻辑。

文中表示,就参与契作的养殖渔户来说,大部分渔民都对契作方式非常满意,最不希望者就是契作只能试办一年,到头来渔民空欢喜一场;且最希望者,集中在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契作户数、提早签约时间三项。也因为契作可以带来稳定收入,所以,丁仁方指出,「除学甲养殖渔户以外,其他地区虱目鱼养殖鱼户也有不少希望将来能纳入契作范围,除台南沿海地区养殖业者之外,也有高雄地区养殖业者向笔者表示,希望将来能加入契作养殖。」

丁仁方也提出警告,就他访查得知,非政治因素中对契作模式的成败影响较大者,有两项问题仍可以改进,首先是负责收成契作虱目鱼的学甲食品公司,本身所掌握的冷冻库不足,在集中收成时,易受到掌握冷冻库盘商的牵制,因此上海水产公司如果有长期契作收购规划,应可在台南设置冷冻工厂。其次,据上海台商表示,虱目鱼多刺且不好处理,在台湾市场贩卖,多半是分解成不同部位,既易贩卖,整体经济价值也可提升许多,之前虱目鱼在上海购物节却以全鱼贩卖,行销手法也不够细致,再加上口感喜好,台湾虱目鱼恐怕很难被大陆消费者所接受,如此则契作模式前途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