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培丽/今天和东坡先生赏竹不吃肉

文/萧培丽

▲郑板桥丛竹图

中国人爱竹,画竹,用竹,吃竹,密切的竹我关系,大概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还要深奥!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毛笔画竹,画竹就像写书法,布叶宜学草书枝节宜学篆隶;这层关系不但让竹多了文人气息,也和修养气节成了密切的关系。

一幅好的竹图该具备么条件? 大致参考元朝时候李珩写的竹谱就能略知晓竹图之趣一二。大概分为位置,描墨,承染,设色到笼套(是画的最后检视)五样步骤,如果都能完善就是好的竹图。而墨竹画法讲究的是画竿,如果有两竿就要有前色浓,后竿淡;画节必须要上一节覆盖下一节;下一节要承接上一节,中间虽断离,却要有连属意。画枝画叶则是讲究笔劲老枝挺然而起,嫩枝婉顺柔和,画叶实按虚起,一抹画过少迟留。

中国艺术史上画竹最有名的应该是清朝郑板桥,他的竹图有清秀的意境,竹纤细雅致,至今仍受到多数人的喜爱,连在韩剧黄真伊里也能见到以郑板桥之竹图做为屏风衬托世宦文人雅气,不断出现在剧中。有趣的是郑板桥看待自己的画竹,是十分潇洒无羁的,他说自己胸中无竹,随兴在月影中得到灵感而画,正是对应了另一位全才东坡,宋朝的苏东坡说画竹必须先胸有成竹。这两位极端的看法和画法,成为画竹里趣事却也充满人生哲学。他们的竹说,让画竹、赏竹的我们得到不少乐趣!

苏东坡认为竹子生来一寸时就已经具备了节叶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结叶具焉),很多人画竹,一节一节的画,叶子一片一片累积而成,哪有这样的竹子啊!(今画竹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呼?)所以苏东坡说画竹前要胸有成竹,执笔熟视,见自己想要的画下来,急笔直直的画下,他说若稍有迟疑,胸中之竹就不复可见。画竹从地一起到顶,宋朝的米芾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分竹节?苏轼回答说,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苏东坡红竹图

其实苏轼的不分竹节是受到他的表哥文与可的影响,文与可是一位清高幽默之人,受到苏轼敬重与喜爱的表兄,他俩的感情深厚,胸有成竹就是称赞文与可。文与可擅长画竹,也非常有名,在当时有不少人向他求竹图。

清朝的郑燮(郑板桥),对胸有成竹是不一样的看法,他自己在文章中说过,文与可画竹是胸有成竹,郑板桥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然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郑板桥其实是一位浪漫随兴的人,他画竹都是一种闲情雅致,他家门前种竹,到了夏天新竹初长绿荫照人,他就会搬一个榻躺坐在林中,吹吹凉风。到了秋冬他会用竹子自做成窗棂,然后在上面用面粉糊上白纸,有时看见冻僵的苍蝇触动在窗纸上,发出像小鼓一样的声音,再配上一片竹影,他说这是天然的图画。因此郑板桥说他画竹,多取自红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跟气节无关联。他曾作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攅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他的随兴感性让他的竹子更多了人味

▲郑板桥竹石

苏轼的竹节论,文人谈论气节居多,认为这其中是自我对于性情修养的反射,石涛就说过,东坡先生放情自高之人,而石涛自己是抱节不屈之人,天下不可废者如节。尽管郑板桥不说自己是与气节有关,但后人多在其画中看得另外一面,说他虽画竹狂放不羁,但家书却是循规蹈矩,至性过人。如果学他画竹只遗神取貌,定是自不量力。

多有趣的画上思想啊!赏竹图也赏读一些背后的主张,如果套一句现在的词句,东坡先生是话题制造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