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培丽/我从来没有名片

文/萧培丽、图/李萧锟

他从来没有名片,却拥有一千多支毛笔,近两百只的钢笔,不是为了收藏,只为了喜欢书写…………..,书法家李萧锟教授用书法研磨人生,以画寓禅学

艺术家们大多以创作赋予自己的思想,不论任何形式,绘画、书法或是雕塑陶艺……,同时也都传达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大众的眼睛,更希望进入观赏者的内心。很多时候艺术家的画作几乎可以取代文字,用色彩线条触动人们深层的思想。

▲点一盏心灯.李萧锟。

在书法界有位艺术家李萧锟教授,他则以突破传统水墨画法与布局,寓禅于书画中,他喜欢透过一位可爱的小沙弥世人对话,在他的水墨画里,小沙弥或坐或站或卧或行或扫地…..,画面中时有留白,伴以简单线条的图画、文字或偈语,让人感觉仿佛梵音在画中缭绕,禅在我们心中反复回荡….,有时候又幽默饶富人生醒趣,不断敲打我们的心,然后穿过我们全身的细胞,活化我们的生命内涵

李萧锟教授说,禅宗不立文字,是以悟解,以心传心,他把禅的思想借以书画传递出人生无常,不需执着,不在乎名利争夺种种思想,希望人们及早开悟。他奉行的是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法师志愿寓佛于画,在艺术中带入佛学思想,带领人们对人生的体悟

▲扫我心地落叶.李萧锟。

他 的日常生活和他的画一样,完全融入禅的实现生活中,总是一袭中国式布衫,天天打坐修身,即使已为知名的书画家仍会虚心临摹苏东坡寒食帖,重新感受每一个的第一次智慧,他说因为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观自在菩萨名号书写.李萧锟。

▲李萧锟。

就因为珍惜每一次的智慧,他不循中国传统书法的书写格式,有时候会写不同的文字,有时候会用彩色重复写一句话,他说这种表现的理念就是来自重复诵着阿弥陀佛的体悟,寓意即使是我们每个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重复一件同样的工作,但也要以每一天、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去面对,让人生中的每一次每一秒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其实这种突破传统的格式和形式,李萧锟教授说也是为了符合大众感官的刺激,随势引观赏者进入感官世界以传递他的禅学思想,于是他巧妙的运用了佛学「方便善巧」的思想。他的每一画每一思都是自佛学中的悟与学,综合成他的人与画。

▲曾经梦里山川走过.李萧锟。

他的禅画中之所以能表现出生命的深度是因为心中有禅的有机整合,他透过修行、透过实践传达出内涵,于是他的心可以迟骋三千世界,画出小沙弥的种种人生智语、画出时尚美女水墨画、篆刻甚至不是文字而是刻出百美图、尚无人尝试的陶刻、写不同书体的书法、色彩的书法等等………。让我们在各种书、画、篆刻的形式里,会心一笑,观照自我,悟观生命。

▲选佛场.李萧锟。

师:这里有一张填空题,你要不要试试?

僧:我好生警张

师: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

当一个艺术家不以一种形式表现他的创作而是以「新」作为追求目标时,我们会看到他的不同面貌,不固定的形式,不重复的形式。在他与时尚同步与时代同步的多变路线下,他不走纯艺术家是因为即使成为毕卡索张大千,也只是带给世人视觉的享受,没有生命启迪,而他就是要以多样貌甚至世俗、时尚,透过书画传达佛学思想。他说人有感情,字有表情,借助符号共构。书写对他来说是一种奇妙的探索,探索下一个字奇妙,书写更是一种发现的惊喜,惊喜自己竟被书写发现。

陶印.李萧锟。

从来没有名片的李萧锟教授,用书画创作代表了他;似乎也像是告诉我们所追寻的人生美好或许应该就是人生本身而不是名利!

--萧培丽,《ETtoday东森新闻云》撰述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