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战打得火热 当心「选举起肖症候群」

台南市立安南医院王文隆医师提醒民众,选举后如有失落感导致现头痛、忧郁、愤怒、情绪失眠、等困扰,甚至觉得生活失去希望等,请立即求助精神科。(图/安南医院提供)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柯先生是政治热衷者,有轻度躁郁症,平日规律服药情绪控制尚稳定,但随着选举日脚步逼近,刚开始有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后来愈来愈严重,甚至出现精神异常情绪激动、迫害妄想、整天漫骂,因攻击路人而被警察强制住院治疗,安南医院精神科王文隆医师提醒当心选举起肖症候群

王文隆医师另举案例说,张小姐是个理想主义者,平日正常工作及生活,但每逢选举来临,便将远大的理想寄托于自己钟情候选人,到处拉票,一遇到不同意见者就开始争吵起来,甚至不惜跟要好的同事、朋友翻脸,且个人出现头痛、晕眩、倦怠、厌食,家人十分担心下陪同至精神科就医。这都是因为选举因素造成病情恶化的案例。

王文隆医师说选举本来是一件民主国家的常态活动,但台湾因为历史及环境等因素形成目前政治版图蓝绿白对立明显,且有亲中、亲美、亲日及南向、西向、北向等路线之争,每个人对政治的要求及理想期待差异甚大,所以很担忧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落选,这样的热情与焦虑亦会透过新闻、政论节目传播媒体而升温,甚至在选举造势等高情绪张力场合中被放大,出现生理心理不适。

随着选举的日子进入倒数,候选人更加努力冲刺各种竞选活动,有些民众因太过投入选情,造成头疼、紧张、烦躁、食欲不振、连睡眠也受影响,而有「选举症候群」。

「选举症候群」并非正式医学名词,是用来描绘对选举事件调适失衡的现象病名像「适应障碍症候群」,症状包括选前及选后出现的种种身体、精神症状及适应不良等情形。「症候群」的意思是由某项原因所引起的多重症状表现及心理或社会现象。如:创伤症候群、选举症候群。关心国事固是好事,但对选举过度热衷,会对人的情绪造成波动,产生不少身心症状,精神疾患病人,更可能会受影响而造成复发,变成严重的「选举起肖症候群」!

为避免因选举症候群影响自身的日常生活,安南医院精神科王文隆医师建议可依照下列方式调整情绪:

1、转换想法。学着理性分析,若与自己理念不和,可以转换想法,如选举一定有赢有输,可以给别人有机会做看看,换个角度尝试接受,情绪就能因此缓和。

2、寻找一些管道宣泄情绪压力。可从事唱歌、打球、看电影等休闲活动来纾压,假日多安排户外踏青,借由多重管道出口宣泄多余的负面压力。

3、均衡饮食。补充各类营养包含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正能量以因应压力。

4、增加不同视野。多看看不同的时事及其他议题,别只专注在某一候选人的一句话。多浏览不同角度的意见与平衡报导,在资讯来源的选择上或可选择较客观传媒专业人士进行阅听。

5、适当求助。对于无法调适的情绪,可选择亲友陪伴关怀、支持。关心选情、热情投入之余,别忘了时时要关心自己身体的健康,参加活动,要量力而为,若有任何不适的情况发生,或症状持续出现时,就该尽早就医。

6、建立健康的心态及认知。民主的价值就是学会彼此尊重与透过选举表达民意,有竞争才有进步。

王文隆医师强调选后大多数的人心情会慢慢恢复平静,若因不如预期的失落感导致现头痛、忧郁、愤怒、情绪失眠、等困扰,甚至觉得生活失去希望等,请立即求助精神科,因为选举只是一时,身体健康才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