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宅经济」 上海医药产业、大数据应用逆势喷发
▲阿里健康APP线上义诊访问人数达280万次。(图/翻摄阿里健康)
大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社会经济大环境受影响暂时停滞,医药产业、人工智慧、大数据应用及无人经济等新业态反倒逆势上扬。上海市政府今(2日)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记者会,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表示,将在无人、线上经济、AI+、区块链+、5G+等方面提前布局,因应疫情过后产生的经济回温现象。
▲上海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图/翻摄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报导,张建明表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于这段时间加速发展,部分生物医药企业(防护器械、诊断试剂、消杀用品等)获得短期急速扩张机遇,如之江生物和捷诺生物生产的C,获批上市成为首批检测试剂盒。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也获得显著效果。张建明提到,依图科技开发了基于CT医学影像的「新冠肺炎智慧评价系统」;商汤公司则将AI算法用于巨哥电子热像测温仪,电信营运商使用大数据分析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等。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图/翻摄百度百科)
疫情冲击下,新业态新模式将迎来更多机遇。其中,线上问诊及远端医疗的需求增加,「阿里健康」线上义诊今年来访问用户超过280万次。线上教育、数位娱乐及生鲜电商则因疫情管控的居家隔离措施得到喷发,哔哩哔哩预计一季度营收增长118%,喜马拉雅一季度增长32%,叮咚买菜春节7天完成400万单,近期订单量增长80%。
对于疫情过后的经济形势,张建明表示,上海将研究制定全市线上科技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在无人经济、线上经济、AI+、区块链+、5G+等,前瞻布局新兴市场需求,透过订制化的政策,在上海率先培育若干细分市场龙头,推动一批线上科技、产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生命健康项目落地,重塑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