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眼睛问题难发现?医教你判断关键...「不哭」也是警讯!
不少爸妈都不知道怎么观察新生儿视力发展,到底什么状况才算发育正常?对此,眼科医师指出,婴儿的情绪表现,必须靠视力配合,例如「饥饿大哭,一看到奶瓶,马上停止哭闹、看到陌生人容易不安而哭、看到鲜艳的玩具会想触摸」等都属正常反应,如果宝宝表现是一脸茫然,就要注意了。
中国医大新竹附医眼科主任陈莹山说明,婴儿出生后,黄斑部仍在发育成熟中,任何微小的病理变化,都可能对婴儿造成伤害,加以婴儿并没有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必须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婴儿视力是否有异状,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陈莹山举例,六个月大的婴儿会开始有什么东西就往嘴巴塞,若小婴儿都没有这些举动,就有可能是因为他看不见,又或者是会去触摸,但不会抓物体,则有可能是视力不佳,无法抓准目标。
▲父母可从婴儿饥饿哭闹时,看到奶瓶的反应来观察眼睛健康。
一岁以前是视力立体感发育最重要时期,当怀疑自己宝宝视力有问题时,除了立即就医咨询眼科医师之后,也要了解是否有家族史造成先天性疾病、了解母亲怀孕时的情形或婴儿出生时的状况。
陈莹山提醒,很多临床症状,只能作为参考,仍需要父母与医师充分的沟通配合,千万不可以有「以前隔壁太太的小孩也有这样、朋友小孩也是如此」的心态,进而认为「应该没有关系」来自己下结论,不要因为婴儿没有表现不适,就得过且过,有任何问题都要愈早矫治愈好,若太晚就医,即使眼疾治好了,但也可能造成立体感不良,甚至是弱视。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