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史上的今天:3D格斗游戏早期黑马《斗神传》

尽管3D格斗游戏市场已被“VR战士”、“铁拳”两大品牌霸占多年,其下还有“死或生”、“灵魂能力”这样的二线作品,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影响力与销量都相对可观的同类游戏,但如果我们把时间倒回至大约20年前,在3D格斗这个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如日中天的日本游戏市场上其实出现了许许多多采用3D技术或者仅仅只打着3D旗号新形态格斗游戏作品。

1995年1月1日在初代PS主机上推出系列首作的《斗神传(闘神伝)》便是其中之一。这部由Tamsoft开发、Takara发行的游戏显然是为了对抗1994年11月被移植到世嘉土星上的《VR战士》而诞生的,二者同属全3D环境下的对战类游戏,场景能够360度旋转、人物能够靠侧向横移躲避招式,如果不是《斗神传》为每一位角色设计了一把武器,那么二者之间在表面上的差距会更小。

初代PS的孱弱机能很难为这样一款全3D的格斗作品提供高帧率支持,Tamsoft本身也不是以技术实力见长的大厂,所以《斗神传》尽管采用了流行的形式,但在具体表现上跟《VR战士》相去甚远,更何况它们的定位本身就有一些差异。《VR战士》着重展现真实的武术姿态技巧,并以此基础进行适应游戏表现特点的改造;而《斗神传》则在风格上更偏向于《街头霸王2》这类动作夸张、卡通化痕迹明显的作品。

角色的许多招式都是夸张和超自然的

游戏中的8名角色各自拥有一套大开大合的招式,飞行道具、带特效的飞腿甚至超必杀的存在无时不刻不在提醒玩家这不是一款写实的格斗游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游戏在操作方式上为了适应家用主机的手柄而尽量简单化,不必输入太多复杂的指令就能使出大部分必杀技。兼具新潮的3D特效与2D格斗游戏的夸张特点,让《斗神传》吸引了很多硬派3D格斗游戏受众以外的粉丝

在OVA等拓展产品画师造型能力展露无遗

而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特色便是在游戏领域之外进行了一系列品牌拓展,人物设定ことぶきつかさ本来就是一名漫画家,而且还曾担任剧场版动画饿狼传说-THE MOTION PICTURE-》的人设工作,他笔下的人物线条洒脱、个性鲜明,比起多边形有限的3D建模,显然还是动画、漫画这样的形式更实用来展现《斗神传》诸位角色,所以1996年推出的两卷同名OVA《斗神传》显得顺理成章,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

受各方面利好的影响,PS版《斗神传》在上市前后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关注度,毕竟是PS主机初期难得一见的类型,最终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约127万的惊人销量,并走上系列化之路,先后推出多款续作以及移植作品。但可惜的是后来的再也没有一款作品取得与初代比肩的成绩,1999年8月面世的《斗神传 昴》无奈成为该系列最后一款正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