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中美之间的磨刀石

中时社论

国民党护宪保台论坛上,几位党主席参选人两岸关系滔滔不绝。无论是亲美和中、求同尊异、和平协议,还是「喊一声兄弟,保百年平安」、「联合大陆赚世界的钱」,不是流于老调重弹,就是毫无营养,代表江启臣主席出席的左正东称「执政后再讨论九二共识」,更凸显蓝营在两岸路线上的迷茫与困惑。

蓝绿对两岸论述含混不清

民进党执政已5年,这段期间由于中美对抗深化、东亚地缘政治危机重重,两岸民粹风起云涌,台海情势波云诡谲,内部撕裂持续加剧,台湾面临的国安风险超出过去30年。可悲的是,有实力竞逐国民党主席者,却拿不出具有思想性前瞻性和论述力的两岸路线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处于东西方地缘战略交汇点的台湾,终究难以摆脱国际力量结构的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华民国政府之所以在1949年之后得以存续至今,基本是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所赐,台湾经济起飞、政治民主化都得益于此。如今北京口头称无意取代美国,但开始毫无顾忌地公开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难怪西方有舆论预言,台湾将变成中美之间的「磨刀石」,未来极其凶险。

然而,台湾社会对于这一情势几乎毫无感知、更无共识,股照涨、房照买、舞照跳,背后所暴露的「国安认知风险」,才是最根本、最深层的风险。在选举民粹政治下,两岸关系和统独议题被高度标签化、污名化甚至娱乐化,已经没有人愿意认真思考、讨论台湾的前途,这是其一。两岸在不同制度下共存70年,政治社会文化开始「分岔」,相互认知与判断出现明显隔阂台湾人普遍认同大陆「既是最大威胁、也是最大机遇」,但真正能理解大陆社会的却少之又少,这是其二。

国家安全的认知极度混乱、错乱,是台湾目前最致命的问题。例如,国民党和民进党都主张两岸和平稳定,但国民党目标在永久固化两岸现状,在此基础上,仅希望维持经济社会交流,对两岸终极目标论述含混不清,既难以说服台湾民意无法提供安全感,又逐渐不容对岸。民进党的「两岸和平」则是以拖待变,一边积极加强国防不对称战力,以提高大陆武统成本,一边指望大陆崩溃或重新服膺西方列强,终成台独大业,这种期待显然脱离实际,而且不断加深大陆官民对台湾的敌意

思考台湾前途把握两主轴

现阶段蓝绿对台湾前途的各种论述,不是服务于短期选举利益,就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反观大陆早就把统一台湾作为「阳谋」,并提出一国两制的政治框架,外界更是从大陆不惜一切整顿香港政局手腕中看出,一旦北京下定决心,什么民意阻力、什么国际压力,基本上不会在乎。因为大陆透过40年的壮大,已形成一股难以颠覆、不可抑制的力量,全球各国对大陆的依赖也逐渐加深。若有朝一日大陆实力足以把美国挤出第一岛链,决心片面改变台湾现状,纵使台湾民众有一万个不同意、不高兴、不舒服,那又如何?

思考台湾前途,必须要把握两个重要的主轴:第一,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第二,两岸关系好,对台湾好,对大陆更好。在台湾的「中国人」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两岸同文同种、台湾社会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是任何人无法否定和改变的。台湾经过70年和平,民意普遍避战希望和平,以动态平衡维持两岸和平,是台湾最高共识,也就是说,台湾的两岸政策不能走极端

台湾至少要让大陆感受到两岸一家亲温情,对两岸歧见,应以「爱之深,责之切」的态度「关起门吵架」,大陆一旦从上到下对台湾人无感而冷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论述基点就会消失。以近些年情势来看,大陆对台湾的感情正逐渐向上述状态接近,这是台湾社会的警报

对大陆来说,台湾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话窗口,对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希望及早达到中等富裕国家生活水平,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大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田,值得大陆珍惜。

是该静下心来,重新思考台湾的未来,这是台湾所有政党与大陆都需要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