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航/阿嬷,为什么妳总要把我喂成神猪?

▲现在无论人或动物,只要外型圆滚滚、胖嘟嘟都会说是「阿嬷养的」。(图/视觉中国CFP/示意图

近期有许多过胖动物的组图在网路流传,标题都是「阿嬷养的」,颇能让人会心一笑。多数人的阿嬷,好像总觉得儿孙辈会营养不足,一见面就拚命的「喂食」。许多人因此而打趣的说如果这类阿嬷有养狗、养猫、养老虎,大概也都会养成巨胖型的卡比兽了。

而已为人父母者,则会联想到另一种类似的现象,但不是和吃相关,而是和穿着有关:阿嬷总是怕小孩着凉,常让儿孙穿了过多的衣物,反而害小孩快中暑。有医师形容此类状况为「有一种冷,叫做阿嬷觉得冷」。

虽然多数人认为这些阿嬷的行为有点过头,但大家也都能体察到其中浓厚的温情,不忍苛责。而且就算这种行为有道德上的错误,通常都是小错,只要相关人等没有意见,稍微提点正确做法即可,不需要过度批判。

不过上述两种比喻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就代表类似现象十分普遍。我认为这代表台湾社会存在一个结构问题,尤其这结构性问题远比「过胖」、「过热」还要值得大家的关注。

若要谈论这个结构性问题,就得先反问:为什么阿嬷总会觉得你冷?会觉得你饿呢?

有些人主张,阿嬷这些长辈们因生于粮食匮乏的年代,所以特别在意吃得够不够、好不好。再者老人家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通常不佳,所以体感温度比常人要低,常觉得冷。正因为他们自己有过这些感受或经验,又对你有满是关怀之意,当然就会得你「可能」也饿了、也冷了。

也因为这些理由皆出于「主观感受」,于是有批评者主张,阿嬷们因为处理讯息的态度过于陈旧,且行为不对应他人需求的机会很高,所以在科学昌明的现代,我们不应该那么依赖「阿嬷的直觉」。

尤其当阿嬷把自己的需求看成是年轻人的需求,往往就无意去解决年轻人真正的困扰,这种思考模式反而会造成年轻人进一步的生活压力(也就是真正的问题没解决,又多出要吃、要穿的压力),算是世代冲突的一种呈现。

但我认为这状况应该反转过来思考。阿嬷当然不会是白痴,精明的长辈多得是,他们之所以「殊途同归」的展现出类似的行动,除了主观因素外,还很可能有社会结构面的「推力」。

究竟是什么推力呢?其实就是她们表面上受到尊敬,但女性长辈因为能掌握的资源相当有限,一般来说只有食物和衣物而已,因此她们只能在这两方面挤出一切所有,来展现她们对晚辈的关爱。

反观男性长辈有些能提供子孙工作机会或事业人脉,甚至有些会大气的给车、给房,但就算是掌握家中帐本的女性长辈,在调度这些资源方面通常没有决定权。相较于男性长者所拥有的资源,女性长者拥有的实在太少。

▲因为多数阿嬷长期掌管家人吃与穿的需求,所以就会习惯性的只关心生活中的食与衣是否足够。(图/视觉中国CFP)

这当然是受到过往性别歧视的影响。当女人被赶到厨房或晒衣间,这类男人不屑涉及的场域便会成为她们扩权的重点。男人的决定若在「住、行、育、乐」,女人就会想办法在「食、衣」部分生出变化。

例如逢年过节时的大桌菜,就这么成为阿嬷们证明自我存在意义的重要战场。表面上是热闹丰富,但这种丰盛,是由长时间、多方面的冷清淡薄所逆向形塑出来的。由此看来,阿嬷们的处境确实可叹,而他们拚命灌食下一代的热情,也就不应再推却。

如果这种现象确实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或这个歧视的结构有必要打破,那我们就应该思考真正有用的行动为何。因为表面上的否定或拒绝,很可能会让阿嬷的处境更恶化(少数可以掌控的关爱行动也被否定);一律接受呢?阿嬷可能会一直喂下去,你就算拚了命吃光,阿嬷可能还是会因为无法供应你的「庞大需求」而感到自责。

若要「治本」,应该直接改善阿嬷「资源不足」的处境,让她们拥有更多、更广的资源调度权力。但这很有可能不是晚辈能做到的,需要「阿公们」的主动意识与配合。

所以应该「教育」长辈呢?其实政府还真有类似方案,就是训练公嬷」、「爷奶」成为合格保母(拥有证照),让他们学习合于当代标准的养育知识。然而,在基层实际训练「公嬷」、「爷奶」的讲师表示,许多受训长辈的「执念」相当强,不太愿意接受科学新知与现代价值观

连专家都搞不定了,那还能怎么办?我的建议是,阿嬷们除了资源有限外,其实更大的问题在于她不太清楚你的真正需求为何,特别是还有什么地方是她可能帮得上忙的。这就需要和她充分沟通,让她知道儿孙除了饿与冷之外,还是有某些她的能力可以涵盖的部分。

有些需求其实用不到什么资源:像一些母语用词不会念,或是有关阿嬷生活时空的资讯。这类互动可能对儿孙有具体帮助,至少也可以分散或转移阿嬷们的注意力,让她不会这么集中在吃和穿上发功。

或许你早已发现,正是因为少了沟通,她们才会企图以喂食和添衣来与你重建联系。这是种无奈,但换来的也总是无奈,还有一身的肥肉外套。多沟通吧!让她了解自己能做的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好文推荐

伟航/同婚的负面影响:让反对者笨蛋

周伟航/为啥没人在意强者电玩的执着?

周伟航/为什么爱看行车纪录影片?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周伟航,笔名人渣文本,经营粉丝专页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辅仁大学哲学博士专长伦理学,曾从事政治公关工作,目前为时论专栏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