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走过2008金融风暴 生活工场调整商品力转型蜕变

生活工场品牌总监王追智表示,家具家饰不用全部换上生活工场的用品,但绝对可以混搭出适合自己调性、改变居家氛围布置。(图/记者黄克翔摄)

记者洪菱鞠/专访

主打台湾自创家居品牌的生活工场,1993年10月成立第一家专柜,1994年1月开幕第一家直营门市文林店,自此便开启了品牌与通路连锁经营,举凡客厅卧房厨卫系列、家具家饰、文具等用品,通通都能买到,为当时的居家市场掀起一股热潮,不过在金融风暴国外品牌引进等影响下,生活工场魅力不再,随之而来要面临的是转型考验

2008年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也影响整体消费市场,正处于营运高峰的生活工场亦受波及,那一年陆续收掉部分绩效不好的门市,生活工场品牌总监王追智说,「简单来讲,就是淘汰不赚钱、地点不好或房租高的门市,那时生活工场在全台有130多家门市,经评估关闭的门市有30多间,对品牌是很大的影响。」

▲生活工场将樱花盛开时的造型、色泽香气3大元素融入餐桌浴室、客厅、书房等空间,把春天的浪漫带进生活中。(图/业者提供)

生活工场成立初期以经营生活杂货礼品批发与进出口贸易为主,随着公司规模逐渐扩增,加上商品开发多元丰富,为了完整且直接呈现给消费大众,于1993年开启通路连锁的经营后,至2008年为止,品牌营运已到达高峰,然而此时遇上了金融风暴,加上无印良品、IKEA、宜得利等国外生活居家品牌进入台湾抢夺市场大饼,虽然面临考验,这个时机点却正好可以让品牌停下脚步,思考如何重新调整商品力和客层

王追智提到,早期生活工场给人感觉似乎是什么都有,也好像什么都贵,不知道要买哪样,尤其2008年以前,卖场经营有点参考无印良品,倘若做得好便会成功,做不好就变成35元零售店那样,而这块低价市场有很多同业竞争,当不能有突出表现时,就会被往下拉,因此在2008年后,生活工场开始慢慢调整,让消费者对品牌及商品有更多认同且买单,之后在举办座谈会时,有客人直接反应「现在的东西比以前更好买了,不会觉得买这个东西也不是、买那个也不是。」

▲特别企划的「Bonne Journée日安花园」快闪概念店,以香氛主题打造,让民众可体验放松及疗愈的身心感受。(图/业者提供)

为了和其他品牌有所区隔,生活工场的商品力着重在突显「风格」,一年发表6大主题系列产品,汲取当时流行、服饰或季节等元素加入设计中,例如春天主打粉嫩樱花限定家用品、夏天推荐海洋风的航海纪元系列,不时把季节主题穿插在所有商品中,借此加深消费者的印象,也从中去思考「这个季节里,我应该在居家生活布置上呈现什么样的氛围。」王追智认为,居家布置不用全部换上生活工场,最重要的是挑选适合自己的东西,透过混搭,打造属于自己个性的家居风。

重新调整商品面,开发各种流行风格主题用品的另一目的,在于经营年轻客层,由于年轻人对于「改变」这件事的接受度高,因此将锁定25岁左右、开始有消费能力的男女,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决定要换什么窗帘、用什么床单、买什么杯子。而为了吸引该族群,今年开始甚至有快闪店行销活动出现,也为品牌增添一股新意

至于原本的「资深」会员更不能流失,尤其当他们随着年龄、眼界增长,对于生活型态有一些不同想法时,为了满足需求,生活工场从平价延伸至精品家饰,另创立极具设计感的品牌Collection,同时于今年下半年计划引进国外家具品牌,包括马来西亚NestNordic.com、新加坡KODA、泰国设计师品牌 Index Interfurn,目标瞄准30~45岁讲求生活品味的中高阶客层。

▲针对平时高度重视生活品味、讲究质感的客层,今年下半年将开幕复合品牌家具概念店,除了结合旗下另一精品家饰品牌Collection,还会独家引进三大国外家具品牌。(图/业者提供)

过往的生活工场只是一般通路卖场,工作人员将商品上架贩售,时间到了就做周年庆活动,但在逐步转型之后,开始有计划的强化品牌,尝试以往没做的形式,包括推出主题系列商品、举办座谈会、与家居网站合作、经营分众的目标客层、设立快闪店、开设复合品牌家具概念店等,做出自己的市场区隔及差异化,让消费大众看到不一样的生活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