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变了 和硕左啃苹果 右打造新星进攻电动车战局

图/今周刊提供

全球第2大iPhone工厂和硕,除了加速迁厂、更与对手兼客户立讯合作。面对愈来愈不甜的苹果滋味,和硕选择打开车用市场,寻求下一个成长曲线

苹果建立全球G2(中国、非中国)供应链看起来已成事实,蓝思、立讯甚至是歌尔等中国业者逐渐崛起,对台湾供应链的威胁,恐怕更甚以往。和硕看准了供应链发展态势,一边选择加深与立讯的合作外,其实另外一边也开始转往新领域——车用市场发展。

和硕早已布局车用领域一段时间,车用部门BU8逐步成为和硕新业务中的一颗闪亮新星,不仅打进奥迪丰田传统车厂供应链,去年更因为特斯拉大卖而蒙受其利。

根据目前出货成长,摩根大通预估,未来和硕电动车业务会有超过5成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瑞银证券科技产业分析师陈星嘉也观察,虽然现在特斯拉对和硕的贡献还小,「但将为和硕带来利润贡献,毛利也比组装业务更高。」

车用产品守备范围广

跟上趋势拚技术升级

和硕技术长黄中于接受《今周刊》独家专访时指出,和硕车用产品发展最早可追溯至还没分家前的华硕时代,「当时,我们是从导航机开始。」经过多年布局,现在的和硕不仅拥有不少客户,在车用产品布局上,包括ECU(控制器)、车用平板、机构件、线束通讯模组等都有着墨,车用变压器、充电桩等次系统组装也是和硕的守备范围。

凯基证券资深副总经理梁姿娴分析,在汽车产业中Tier 1(一线供应商)其实也有些微差别,一是传动底盘等一站购足式的系统Tier 1,德国大陆集团、博世以及未来的鸿海,可说都在此列。其他像是充电桩、感测系统中控台等,则是次系统Tier 1,「比如和硕、广达做的就是次系统组装。」梁姿娴观察。

谈起进军车用的起心动念,黄中于不讳言原因有2:一是想「升级」公司技术层次而跨入汽车市场,另一方面,公司也发现汽车电子化比例提高,而选择投入相关研究。

只不过,汽车电子与消费性电子产品不尽相同,隔行如隔山,起初,光是跨入这个领域,和硕就花了相当多心力从头学起,「因为车业通常是百年起跳,就算我们做了12年也只是婴儿期。」黄中于苦笑。

而和硕走进汽车电子的第一步,正是透过补强车辆基础知识,黄中于分享,光是中控台就与国际玻璃大厂康宁合作了好几年,才学会怎么让玻璃镶进去后撞不坏,「有很多学问在里面。」

第二步,则是学习像自驾、车联网(V2X)等新技术,黄中于透露,过去和硕制作机器人Aria,「其实就是为了汽车做准备。」因为机器人会用到包括高精地图、避障等技术,这些都是自驾车的基础,而和硕过去也在通讯、面板技术下了不少功夫,转进车用也相对有条件,才得以让和硕成功卡位车用市场。

研发无人工厂已久

成进军汽车产业利基

不过,就算技术到位,车厂供应链仍旧被传统车厂、Tier 1所把持,好在汽车电子化的浪潮席卷车厂,黄中于发现,「现在车辆的技术,逐渐往ICT(资通讯)偏,这就是他们Tier 1的压力,因为他们不熟(电子)。」包括ECU的革新仪表板设计的改变,这些传统车厂过去不曾涉足的领域,都成了和硕的机会。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