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爬不完4层楼? 你可能跟孙叔叔一样有「肺阻塞」

孙越「肺阻塞」缠身11年,1分钟爬不完4层楼的你当心了。(图/公关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你一分钟能爬完4层楼吗?大家的孙叔叔艺人孙越1日过世,也唤起国人对肺阻塞(COPD)认识。医师表示,肺阻塞是慢性发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吸烟、PM2.5空污是最大的致病因子。该如何诊断自己是否有肺阻塞风险台湾胸腔重症医学会祭出「1分钟登阶数肺阻塞风险评估量表」,只要少于最低数值,就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余忠仁理事长指出,肺阻塞的早期表征如晨间咳嗽、呼吸急促、喘不过气等,易与气喘、感冒混淆,且患者多半在40岁后才逐渐出现症状,往往被归因于老化所致。季节交替、早晚气温温差大,也是肺阻塞急性恶化的高峰期。主因为肺阻塞患者本身气管纤毛排废能力都已变差,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续发性细菌诱发急性发作

余忠仁表示,根据统计,台湾40岁以上的成人,平均10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中重度患者约有64算人,然而,实际接受治疗者却不到4成,还有40万人为接受治疗,显示国人对肺阻塞认知不足。

▲台湾胸腔暨重症医学会祭出「1分钟登阶数肺阻塞风险评估量表」。(图/公关提供)

根据1994-2008年台湾的长期世代追踪调查显示,罹患肺阻塞会减少6~10年的平均余命,但却超过7成以上患者不清楚疾病严重性、甚至有部分民众根本没听过肺阻塞。过去常见的肺阻塞自我筛检方式有mMRC或CAT量表,评估方式及指标复杂,加上初期症状不明显,难以让患者对号入座、到院进行后续专业评估。

为提升民众病识感、提高觉察性,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发展了一套「1分钟登阶肺阻塞风险评估量表」,融合临床诊间6分钟步行检测(6MWD)与爬楼梯测试(SCT),只要1分钟攀爬楼层数低于4层楼(约80阶),就代表有肺阻塞风险,应尽早就医检查。

余忠仁表示,但是肺阻塞肺部功能受损不可逆,治疗更是维持肺功能的不二法门。现行肺阻塞治疗会依据患者的严重程度,施予「阶梯式」的治疗准则。轻度肺阻塞患者以单方支气管扩张剂为主,中重度肺阻塞患者则以复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如反复急性发作,则建议加上第三项药物-吸入性类固醇,改善慢性发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