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务员话术 金管会点出三大陷阱
保险业务员劝客户用保单贷款借钱后再投保新保单,以拉高投报率。金管会提醒,保险业务员话术的三大陷阱,一是保单贷款有成本,可能损及原保单的效力;二是保单解约再投保,年龄、体况都已改变,未必划算;三借钱买投资型保单,保障相对低、投资风险要保户自行负担。
金管会近期对寿险公司在保单核保时,没有抓出保户是保单贷款或借钱投保投资型保单,另外也有一堆银行理专劝客户保单贷款或借房贷投保,让客户拉高杠杆,又没有说明资金来源,因此多家寿险公司及银行被开罚。
保险局提醒保户要注意不要因为业务员劝诱,就以保单贷款或解约投保新的保单,导致权益受损,保险局列举三大话术陷阱,一是办理保单借款,要事先了解保单借款可能衍生的利息负担、保单可能因没有还款失效、保险理赔金额将扣除借款本息,保障可能减少,所以在保单借款期间要随时注意还本、缴息状况及保单效力。
二是解约、终止保险契约,除保险保障中断外,可能领回解约金低于过去所缴保费、健康险等待期重算、年龄增加、体况变差导致保费提高,甚至可能出现因违反告知义务或被拒保等情况。
三为以保单贷款或解约金来投保投资型保单,保险保障通常比较低,投资损益也由消费者自行承担,消费者应该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保险局表示,避免保险业务员劝诱保户以贷款或保单借款等高财务杠杆方式,投保新的保单,或劝诱客户解约旧保单,再投保新保单等不当招揽情事,金管会已要求招揽人员应确实了解缴交保险费的资金来源,不得劝诱客户解除或终止契约,或以贷款、保险单借款缴交保险费。
如果保户投保资金来源为解约、贷款或保险单借款,且购买有保单价值准备金的保单,保险公司应另外指派人员电话访问保户,确认招揽人员是否充分了解客户、或涉有不当招揽情事,以及告知客户财务杠杆操作相关风险及权益损失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