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类固醇会有月亮脸、皮肤变薄? 「4大迷思」一次破除
类固醇是治疗过敏、免疫、风湿等疾病的常用药,却因月亮脸、水牛肩等副作用,让与多人为之色变,甚至自行停药,以致症状反复发作。食药署表示,类固醇只是在疾病初期帮身体「踩刹车」,等到病况稳定后医师就会逐步减量,更在《食药好文网》列出坊间常见的4大迷思并一一破除,提醒民众还是要按医嘱服药,才能兼顾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
迷思1:症状差不多,可以借别人的药来用?
外用类固醇的药效强度,可按血管收缩程度分为7个等级,第1级最强,第7级最弱,而医生开立的处方,会根据病灶部位、病灶严重程度,挑选适合的强度。随着年龄不同,适用药效也有差异,因此,适合别人的药品,不见得适合自己。
迷思2:买类固醇药膏来试试看,这个没用就换另一种?
若民众有干癣、异位性皮肤炎等皮肤疾病,自行购买类固醇药膏使用,却以药效较弱的药膏涂抹在严重的病灶上,不仅效果有限、拉长治疗时间,还容易提高局部皮肤的副作用,增加经皮肤吸收的类固醇总量。假如以太强的剂量,不断涂擦在角质层较薄的肌肤(如脸部、腋下、胯下),也可能造成皮肤萎缩、毛囊炎或霉菌感染等问题。
迷思3:类固醇药膏擦了皮肤会变薄,能不擦就不要擦?
正常的皮肤使用类固醇药膏久了,的确会萎缩,但若是能以适当强度的药膏,准确擦在病灶处,既可达到治疗效果,也能减少副作用。若已经遵照药品仿单(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却发生不适情况,或者使用后状况没有改善,甚至更加恶化,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接受医师诊治。
药膏应针对病灶来擦,不要「牵连」正常的皮肤,以免涂抹面积过大,容易增加心悸、正常皮肤萎缩、青光眼等风险。擦药前,应先洗净双手;涂药时,轻轻将药品抹在患处皮肤表面,薄擦一层即可,不必用力反复搓揉,详细的用药注意事项应询问药师,或详阅药袋上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