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河/数位汇流冲击产业 转型为媒体生存之道
回顾过去二十年媒体产业面临数位汇流发展的历程中,电信事业提出多媒体内容传输平台(MOD)、网际网路提供串流媒体(OTT)、5G行动通讯推动手机线上直播(Online Streaming),以及有线电视系统跨入网路与通讯服务等宽频产业。
当这些发展逐渐成为另一常态之后,媒体汇流对消费者而言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
然而上述的现象,对于媒体企业或机构带来正反面的冲击确实颇大,导致媒体产业如何转型,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议题。
个人曾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及,「科技的必然、产业的应然、政策的使然、社会的偶然、市场的未然」等五大媒体产业发展的逻辑;如今,经由诸多产业现象的呈现已经逐一印证。
无论是从产业的竞争或是市场的竞争,媒体企业已经没有权利去选择,要依附于网路、电信、行动或是各类媒体的平台,为能取得市场绩效的延续,仅能在企业的「先有生命再求生存,经由生存谋取生活」的法则,实质提出规划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策略。
正因如此,许多新媒体企业或集团的运作模式,除了从社群新闻网站、新闻网直播平台、购物与电商、全方位娱乐事业、串流媒体平台等资源投入之外,更积极导入跨媒体、跨平台、跨产业与跨区域的媒体。
▲ETtoday App会员系统换东森币。(图/ETtoday)
较具体的核心营运机制,包括投入线上与线下媒体的整合,以及建构差异化的竞争;例如投入时尚娱乐、演艺经纪、运动经纪与影音游戏产制等作为,既属多面向又能兼顾环环相扣的群聚产业竞合优势。
不难推论,基于媒体企业须结合数位化与数据化产业结构的趋势,如何即时掌握智慧化的客户体验,已非传统媒体产业有能力承担;换言之,在数位汇流环境下的存活之道,媒体产业后续的发展,必然不再是雨露均霑,反而是大者恒大的因果效应将愈趋明显。
数位汇流的媒体产业转型
必须强调的是,面对数位汇流的媒体企业必须面对新的产业思维,其中包括科技建构了新供需关系、新交易环境、新生命周期、新媒体型态,以及新产业生态等几大面向的变革。
新的供需关系来自宽频与互动的情境,尤其是科技与工具的下放,让社群媒体与自媒体开始改变供需法则与市场力量;新的交易环境系将内容与通路结构的资本竞逐,不在只是广告或收视率,而是点阅流量与会员数。
新的生命周期起源于资讯数位化对智慧财产的长尾效应,除了新媒体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行销之外,更决定在是否能于不同的平台持续滚动。
▲由东森集团参与制作的《声林之王》节目,也曾荣获金钟奖综艺节目奖肯定。(图/ETtoday摄影中心)
新的媒体型态则是迁就使用者消费路径的改变,诸如Podcast、YouTube、APP、OTT、Clubhouse等选择;新的媒体产业生态主要是基于大型跨国媒体平台与合作平台的推动,以及强调原生内容IP的开发,甚至拓及物联网或车联网的融入。
上述这些面向的变革,皆属媒体产业转型过程不可逆的新议题。
就媒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媒体汇流与数位经济对媒体产业的实质意义,乃在建构另一新的商业模式。
尤其是在如何营造价值共享的平台,以及面对线上的交易策略与市场定位时,必须有效善用数据驱动与消费洞察等两大机制的控管,才能将企业生命的缺口转化为企业生命的出口。
热门点阅》
► 美日印澳峰会》蔡锡勋/「四方安全对话」 唯独大韩民国缺席?
► ET民调》游士仪/台湾防疫名列前茅 别让疫苗落后变成经济掉队
► 黄竣民/除了国舰国造还要「国车国造」 联兵营将迎来第二只「豹」?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