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 试试非暴力沟通吧

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 试试非暴力沟通吧。(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生而为人,难免会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不高兴。

但是,只有你能决定要不要生气,也只有你能让自己开心。

这本情绪管理指南,没有空泛的大道理,只有最真实的经历、最好懂的心理学知识、最实用的方法,

就是要帮助你提升掌控情绪的能力,让生活少一点不顺心,多一点乐趣!

想好好管理情绪,你必须学会──

改变负面思考习惯,找回情绪主导权

别人的否定与批评,从容优雅地回应。

面对不合理的要求,如何巧妙地拒绝。

戒掉完美主义与自我怀疑,建立自信。

有效化解负面思考,让心情阴转晴

【精彩书摘

小C刚刚踏入职场的时候,是一位愤青。遇到一点不公平或不爽的事情,他经常会马上表达出来。情绪激动的时候,他还会直接开骂。

后来,他在职场上碰了壁。身边的一些老同事经常劝他做人要低调一些,不要太情绪化,否则容易惹是生非。

在老同事的长期洗脑下,小C终于改掉了他鲜明的个性,几乎很少再去表达他的愤怒了。但是,这不是故事结尾

故事的结尾是,在随后的日子里,由于小C长期压抑自己的愤怒之情,导致整个人都变得郁郁寡欢,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后来他还去看了心理医生,被诊断出了忧郁症。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忧郁往往来自于对愤怒情绪的长期压抑。当被压抑的愤怒情绪无处释放,那么这些被压抑的心理能量就会将矛头指向自己,转化为心理忧郁。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出来容易破坏人际关系,而把愤怒压抑在心底又容易导致忧郁,那么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其实,表达愤怒的方式不仅仅只有单纯地发泄情绪这一种(例如,责骂他人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用来宣泄愤怒的情绪?

根据《非暴力沟通》一书,当我们生气的时候,一般会有四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分别是: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四种方式。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可以稍微留意一下,自己通常都是透过哪种方式来发泄愤怒的。

第一,责备自己。有的人会在愤怒的时候,不停地责备自己。责备自己太过懦弱,责备自己没有力量去改变现实等等。然而,这种对自己不停的责备,并不会化解愤怒情绪,反而还会导致内疚、惭愧等情绪,甚至会让自己厌恶自己。

第二,指责他人。这是人们在愤怒的时候,最容易选择的一种发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很容易图得一时之快,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这种方式还会火上浇油,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第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在发怒的时候,总是一个劲地抓住别人的错误行为不放,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生气。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探究导致自己如此愤怒的真正原因用心去体会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那么我们的怒气就会慢慢消失

例如,同样一句话,有的人会听听就过,有的人则会暴跳如雷。对于那个容易暴跳如雷的人来说,让他人愤怒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那么一两句话,而是他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如果这个人能够认真去探究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敏感,那么他就不会继续为那一两句不中听的话而感到愤怒不已了。

第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只有不幸福的人才会去伤害人。因此,那个朝你发怒的人,一定是一个不幸福的人。他的身上,一定有某一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用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就会发现,那个责骂你的人其实是一个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可怜之人。当看到他令人同情的一面时,也许你就不会感到那么愤怒了。

有时候,我喜欢把一个人的发怒行为解读为:「求求你,关注一下我吧!」

上面总共介绍了四种处理愤怒情绪的方式。不难看出,前两种都是比较消极的情绪处理方式,后两种是比较积极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情绪处理方式。

下面,我们就透过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诠释一下,如何运用后面两种积极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愤怒情绪。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处理愤怒情绪的积极方式—学会体会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每当我在节假日收到电话简讯,需要我帮忙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例如,有人发微信说希望我马上解答他的心理疑惑),我都很容易发怒或抓狂。

我会因为诸如此类的一个电话或一则讯息影响一整天的好心情。这时候我会想:「我又不是你的私人心理医生,凭什么要我随时随地回答你的心理疑惑啊?!」

但是当用心去体会自己发怒的原因时,我就会发现:自己之所以很容易因为被打扰到而感到愤怒,是因为「自己渴望静下来好好休息」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由于做教育工作的缘故,我在工作日通常需要处理很多事情。在这种忙碌的状态下,很难好好放松。所以,我很渴望能够在周末或节假日好好休息一下。

认知到这一需求后,我开始注重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并且学会了忙里偷闲(有时候,我会主动停下手中的工作,站在窗边喝一杯茶)。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渴望好好放松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同时,我再也不会把「对休息的渴望」全部寄托于节假日了。

如此一来,我也很少因为「在节假日休息的时候被电话或讯息扰乱」而那么容易感到愤怒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处理愤怒情绪的积极方式—学会体会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两天,我的一个学生发了一则微信给我。他在一家外商工作,隔着手机荧幕,我都能感觉到当时他的情绪相当激动。

老师,赶快劝我几句,否则我马上就要和主管开呛了!她真是欺人太甚!她总是对上海本地人笑脸相迎,对我们外地人不停地找麻烦,这就是区别对待!刚刚她又过来对我的工作挑毛病,我准备和她大吵一架,大不了我就走人!」

收到这则微信,我马上劝学生说:「你先不要激动,现在你除了深呼吸什么都不要做,先冷静五分钟再说。」

接下来,我又问了这个学生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主管因为你是外地人所以故意找麻烦,那么除此之外,你能否再列举一项她朝你发怒的其他原因?」

过了一会儿学生回复我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主管刚刚新官上任,很想把工作做好。由于她急于得到上面主管的认可,所以就压迫我们底下的员工。」

「那你感觉自己的工作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她过来找麻烦呢?」我又问道。「我的工作也有一些问题,但我就是看不惯她那副德性。」学生回答道。

「也就是说,她并不仅仅因为你是外地人才针对你,或许她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才朝你发脾气。又或许,因为她担心自己所带的团队表现不好,没有办法让她的主管留下好印象,所以才朝你们发脾气。」我继续开导学生说。

当我慢慢引导学生去理解他人的体会和感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开始慢慢放下了「主管因为我是外地人所以才故意找我麻烦」的不合理归因方式,学生的怒气也慢慢消失了。

「老师,谢谢你,我现在感觉心情好多了。我还是先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做好吧,有机会我想和主管好好聊聊。」学生最后回复我说。

看到学生回复的讯息,我开心地笑了。希望今后当你在忍不住要发怒的时候,不妨尝试着去体会一下自己或他人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或许这才是更好的化解愤怒情绪的方式。

(本文摘自《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高宝书版)

作者简介】

宋晓东

中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学硕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幸福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讲师、上海市认证学校心理咨询师。曾受学校公派赴美国、澳洲等多地大学进行参访进修。曾任《人力资源》杂志专栏作者,现任《学生导报》、《壹心理》专栏作者,持续发表多篇优质文章。所写文章曾被思想聚焦、清华南都、Linkedin、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MOOC学院、行动派、晚安少年等微信公号转载,获得粉丝一致好评。

《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高宝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