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胰脏癌等同判死!这些状况出现要警觉
胰脏位于腹部深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所以较难发现。(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提到胰脏癌,一般人的印象是「很难发现,又很难治疗」,国内知名音乐人梁弘志、民歌手黄大城都相继因胰脏癌而辞世;国外演出「第六感生死恋」男主角的屈克史威兹过去接受媒体访问时,也描述到他罹患末期胰脏癌时感到恐惧、愤怒的心情,如同历经人间地狱。
台大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章明珠指出,胰脏位于腹部深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所以较难发现。临床上也发现,胰脏癌的最大特点就是发生率几乎等同于死亡率,而这也使胰脏癌成为肠胃消化道癌症中疗效最差的一种癌症。
然而,哪些因素会造成胰脏癌?章明珠表示,和许多其他癌症一样,目前认为胰脏癌是一种多因子、多步骤共同造成之结果,并非单一原因所能引起。造成胰脏癌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相关内科疾病,以及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等,在这些危险因子彼此相互作用之下进而产生胰脏癌。
1、老化:年龄老化是胰脏癌的重要因子之一,临床发现平均寿命高的国家,胰脏癌发生率都较高,同时因为老化之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机率也较大,以致胰脏癌的预后与治疗效果也都较差。
2、性别:临床统计明显发现,胰脏癌男女比约2:1,一般认为这和男性抽烟比率较高有关。
3、人种:以黑人和犹太人发生胰脏癌的比率较高,而亚洲人罹患胰脏癌的比率相对而言是较低的。
4、家族史:基因遗传仍是胰脏癌的重要危险因子,统计发现,有胰脏癌家族患者,发生胰脏癌的比率约较常人高出10倍左右。
5、遗传性胰脏炎:近年来研究发现,遗传性胰脏炎和某些特殊基因有关,目前已可筛检这类基因。有遗传性胰脏炎的患者发生胰脏癌的机率为一般人的30~50倍。
6、有遗传性瘜肉、乳癌患者、慢性胰脏炎、接受过胃部手术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也有报告指出这类患者发生胰脏癌的机率也较常人为高。
7、抽烟:瘾君子罹患胰脏癌的比率较一般人高出1.5~5.5倍。
9、饮食:生活中肉类摄取较多,而青菜、水果摄取较少量者,以及好吃碳烤食物者,胰脏癌发生率也跟着提高。
章明珠提醒,有遗传性慢性胰脏炎的患者如果又合并有抽烟习惯者,其发生胰脏癌的机会更可能为一般人的100倍以上,所以如果累积的因子愈多,发生胰脏癌的机率也愈高。
由于胰脏癌目前尚未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重要,建议最好戒烟,少喝酒,饮食上多吃蔬果,并且保持良好的运动,避免肥胖。
除此之外,胰脏癌较常发生的症状如非特异性的肚子不舒服、恶心、呕吐或倦怠等,但这些和其他内科疾病症状可能极为相似,很容易被忽略,而一旦怀疑为胰脏癌时,可以直接进行电脑断层检查,更快速掌握病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