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请蔡政府不要与全球「减碳」趋势,逆向而行

工商社论

对于政府而言,「行政院能源及减碳办公室」的职责,是「非核」,还是「减碳」?!涉及到如何解决国人生命安全的空气污染问题,我们的「减碳」和「零碳排」的政策是什么,有阶段性发展目标吗?

5月中旬以来,面对疫情的全境扩散、以及往生民众的迅速增加,持续性的第三级防疫警戒措施,给台湾社会带来的影响全面性的。虽然5月底和6月初锋面带来的豪雨,已经暂时解除中南部缺水的问题;但为了防疫,全国各级学校停课,多数的国人不能到处「趴趴走」,必须待在家里面。很多店家不开门营业,致使今年极热5月的用电量,屡创历史新高。

看得见的直接后果,就是513的近乎无预警的全国性分区停电,以及517「预防性」的分区停电;而紧接着则是,6月1日起的夏季电价调涨和7月和8月夏季到来,拥抱着「非核家园」的大纛,届时在短期内所能够做的,恐怕并不是刚获得缓解的水力发电,而将会是燃煤机组的「发光发热」。也因此,除了疫情外,国人被迫面对的空气污染损及健康的问题。

相较于4月举行的40国气候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声称要在2030年达到比2005年的碳排放量减少50%,对于要在「2025非核家园」的蔡英文总统而言,是一项仰之弥高的不可能目标。面对「碳中和」的世界潮流和「零碳排」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美国、日本、欧洲、甚至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提出「碳中和」政治承诺的目标年。从政治压力来说,「50%燃气/30%燃煤/20%再生能源」的法定2025非核家园目标年,与世界潮流和趋势,逆向而行,自外于国际社会追求「碳中和」的确切方向;从科学证据观之,非核家园政策的本身,也明确意味着:「减碳」无望。而对此,行政院的能源及减碳办公室,可以说是责无旁贷。

极端气候的年代,2025年要达到非核家园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能。只是,如果政府无力或无心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所确立的科学事实, 将会是:50%的燃气配比,也同样会排放二氧化碳。则如此一来,届时80%的能源都会排放影响人体健康的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的问题,势必难以纾缓。

依据今年4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野火烧不尽,毒烟多又远」的专题,空气污染对于人体造成的危害,是气体和微粒混合物。如果以疾病计算,2019年因为最致命PM2.5而死亡的全球人数,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总数325万人的40%;下呼吸道感染死亡总数250万人的30%;中风死亡总数650万人的26%;缺血性的心脏病死亡总数900万人的20%;糖尿病死亡总数150万人的20%;新生儿死亡总数250万的20%,都是因为PM2.5而致死。究其原因就在于,空气污染物除了PM10、PM2.5以外,还有臭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对于脑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与肾脏、甚至生殖系统,都有不容忽视的潜在、长期之严重影响。

事实上,「减碳」和「零碳排」,并不只是各国政府努力的长期目标,也是相关能源产业具体实践社会责任的关键时刻

今年5月下旬,国际石油两大巨头,也都面对「减碳」直球对决的时间压力;令人意外的是,除了来自内部的股权结构和董事席次,甚至还有来自法院裁定的判决。一方面,荷兰的皇家壳牌公司被法院裁定,要在2030年减碳45%。而另一方面,美国的艾克森美孚公司,则因为董事会席次的重新洗牌,大股东要求公司采取具体措施回应气候变迁,以免影响长期的获利,并批准针对气候问题和游说工作,进行年度的报告。

从各国领袖的宣示,到石油业巨擘跨国企业的自愿、或被迫「减碳」,在夏季用电的真正高峰来临之前,基于不能再停电的前提之下,政府都不能再回避「非核」和「减碳」,两者何者优先的政治抉择之宣示。

遵循不可逆转的潮流,接受国际社会的检视,已经是迫在眉睫。审时度势,蔡总统应该正面看待,并主动论述我们「碳中和/零碳排」的政策时程、以及发展目标。因此,首先,重新检讨「2025非核家园」的政策目标,研拟出「最低空污、最少碳排的能源配比政策」,同时,针对太阳光电和离岸风电,检视进度,排除障碍。至少在今年夏天,还全体国人「一个不停电的台湾」。再者,国家发展委员会与行政院能源及减碳办公室,应共同研拟出能够让「低空气污染,高经济成长」兼容并蓄的阶段性目标,以及渐进达标的措施方案。

面对地球暖化的加速,以及极端气候未来的长期肆虐,「零碳排」的努力目标,关系到国人的身体健康,理应是「有政府,在做事」的终极目标。有鉴于空污危害的科学理性,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之政策,当是符合政治理性的举措。寄望国事如麻的蔡总统,能够以生民疾苦为念,改弦易辙,「急所当急,为所当为」,方是全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