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成食安漏洞? 环团:民众恐吃下一堆「塑胶海鲜」

海洋塑胶分解污染严重,许多海洋生物都会误食微塑胶。(图/达志示意图记者赵于婷/采访报导台湾四面环海海鲜丰富,但绿色和平组织今(6)日召开记者会指出「塑胶污染」可能已经扩散到民众平常吃的海鲜里,特别是鱼类贝类甲壳类。海洋专案主任颜宁表示,微塑胶在海里的数量惊人,很多海洋生物都容易吃进去,进而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民众不知不觉中可能都把塑化剂双酚A等会干扰内分泌生殖系统的有毒致癌物吃下肚。

颜宁指出,塑胶是海洋最多的废弃物,估计占了全球海洋垃圾的60-80%,由于塑胶方便,日常用品中很常见,例如宝特瓶玩具等,去年更有数据显示全球海洋可能有约50兆件的塑胶碎片,每一件在海上飘流的塑胶碎片可能因为风化或日晒等因素,又再碎裂成数百或上千的「微塑胶」。▲常见的海洋塑胶污染。(图/记者赵于婷摄)▲绿色和平公开海边捡拾到的含有微塑胶的海砂石子。(图/记者赵于婷摄)这些微塑胶具有吸附并释放有毒物质特性,也因为体积小于5毫米,常被海洋浮游生物或贝类误食,再经由食物链,毒素放大并累积在中高阶食者体内,颜宁强调,虽然目前台湾还没有做出完整研究,但国外研究证实有许多海洋生物、鱼、贝类体内都检验出微塑胶,例如民众常吃的淡菜牡蛎螃蟹旗鱼等。以往常见大件塑胶垃圾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窒息或残留在胃肠里致死。实际上,微塑胶影响更巨,时间也更久。颜宁指出,微塑胶容易吸附与释出有毒化学物质,也可透过食物链转移,最终回到身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身上,而台湾目前缺乏相关研究,无法确保海鲜是否干净安全,可能成为食安另一个漏洞。▲塑胶柔珠。(图/绿色和平提供)另外,颜宁也提到,除了塑胶产品,很多含有柔珠的生活用品,如牙膏洗衣粉磨砂膏等也是危害之一,这些小于5毫米的柔珠大多由塑胶制成,无法被污水系统过滤,通通直接流进海里,成了无形中最大的杀手。虽然目前仅能确定海鲜含有微塑胶和吸附的有毒物质,还没有证据可以直接证明会危害人体,但去年美国和加拿大都已相继立法要禁止含有塑胶微粒的东西,而今年6月英国也超过30万人联署,英国政府也将立法禁止生产塑胶和禁止柔珠。颜宁呼吁,台湾政府应该正视塑胶污染的问题,要加速禁用塑胶柔珠的立法。长庚毒物科颜宗医师也认为,这些塑胶柔珠会进入海洋生物链,与大众饮食习习相关,主管机关应正视这个问题,不要让海鲜成为食安凶手之一。▲市面上有许多含有柔珠和磨砂的产品。(图/绿色和平提供)▲含有柔珠的牙膏。(图/绿色和平提供)▲颜宁呼吁政府正视海洋塑胶污染问题。(图/记者赵于婷摄)▲塑胶餐具是民众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图/记者赵于婷摄)★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