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优质水产 台南偏乡59所中小学午餐加码吃文蛤、虱目鱼

渔业署推广在地水产台南偏乡59所中小学午餐加码文蛤虱目鱼。(农业局提供/刘秀芬台南传真)

渔业署推广在地水产,台南偏乡59所中小学午餐加码吃文蛤、虱目鱼。(农业局提供/刘秀芬台南传真)

台南生产的文蛤质优量丰,为了让偏乡学生认同在地产业台南市府配合渔业署提供文蛤及虱目鱼肉条食材给台南市59所自办营养午餐的偏乡中小学,让学生们享用新鲜又营养的在地水产品,帮学生健康加分。

渔业署表示,台湾的文蛤养殖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21年,当时台湾总督府日本福州引进种贝在台湾西海岸各州养殖,时至今日,文蛤已成为台湾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

渔业署署今年度补助中华民国全国渔会免费提供水产品给彰化、云林嘉义、台南等4产区县市的偏乡中小学作为营养午餐食材,其中台南市共提供59所自办营养午餐的偏乡中小学文蛤及虱目鱼肉条,今日包括七股国小建功国小、竹桥国小等学童都一起享用美味的文蛤汤、炸鱼柳。

台南市农业局表示,台南文蛤养殖面积约3257公顷,约占全台37.3%,居全台之冠,集中于七股、北门安南将军地区。台南文蛤大部分为海埔新生地鱼塭养殖,加上与虱目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式,强调天然、低密度、不用药海水养殖,肉质特别鲜甜甘美,而且不抽地下水,不会造成地层下陷问题

农业局表示,这次加码作为营养午餐食材的文蛤,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镁、钾、铜、维生素B12、维生素E等营养素。另外,虱目鱼营养也非常丰富,除了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也具有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三低特性,最适合正值发育时期的学童摄取。

台南市农业局也提醒民众因应疫情升温,民众应多吃在地的水产食材,不仅新鲜、营养,能维持身体良好免疫力及保护力,又可减少食物运送对环境影响,更能支持在地渔业。